第498章 驚變:擔憂什麽,就來什麽

一周後,

韓立向沐陽匯報XH-AN05-01J發動機試驗情況。

加力50%情況下,可以持續飛行,只要燃油足夠就行;

因此,搭載了這台發動機的戰鬥機已經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可以長時間持續的超音速飛行。

加力65%情況下,開自動控制情況下,最多撐22秒就溫度報警了,經檢查後,設備沒有發現有損壞;

不開自動控制情況下,最多可以撐52秒,燃燒室已損壞,筒管軟化,這台發動機已經報廢不能用了,但一些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僅有35%左右。

公司又組裝好兩台樣機,繼續進行破壞性試驗。

進行破壞性試驗之前,要先把非破壞性試驗進行一遍。

要把所有試驗做完,至少要報廢十台發動機才行。

沐陽對國產殲-20有一些了解,它並沒有采用矢量噴管,其發動機從最開始的AL31F發動機,升級到國產渦扇10C發動機,聽說未來會計劃采用國產渦扇15發動機。

不過,就算到了2022年,沐陽也沒有聽到殲20是否搭載了渦扇15發動機,聽說還要增加二元矢量噴管,也許已經搭載好了,畢竟這是軍事秘密,他前世一個普通人不可能知道那些內幕消息。

國產渦扇15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161.865kN-181.373kN,

中間過渡推力:105.22kN;

這個發動機性能參數的確比不上F135-PW-100,差了一大截。

當然,殲20在態勢感知、信息對抗、協同作戰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如今也算是非常先進的,但它的造價竟然超過1.1億美刀。

這個造價是國外媒體評估,也許沒有這麽多,或者更多,但再少也要六七千萬美刀。

造價一大半是發動機上,如果是單發動機,發動機成本占了整機的35%—50%,若是搭配雙發動機,發動機成本更是超過整機的50%。

星海集團在XH-AN05-01J發動機的投入上已經超過20億元,其中人工成本已經支出一個億,場地建造10個億左右,設備儀器等也有幾個億,一台樣機的制造成本目前還沒有統計出來,估計要兩三千萬元。

估計這個項目要完成,幾十億是需要的。

當然,場地和設備儀器這些都會變成固定資產,不過也沒算沐陽的研發費用,雜七雜八地估算一下,要賣近二十台發動機才回本。

這種高風險投資項目,沒有五倍以上投資收益,那都是虧錢的,誰也不能保證投資的所有項目都能賺錢。

也就是說,假如XH-AN05-01J發動機的所有研制成本是50億元,那得賺250億才算是回本,而不是賺50億元,畢竟其它同類投資項目說不定基本泡湯,要把發動機項目賺的錢填平其它項目虧錢的坑才行。

所以,一台發動機的商業生命周期非常長,賣了十幾年還在賣,而且價格並不會降低多少,這期間更新優化並不大。

當然,沐陽投資的項目基本沒啥失敗風險,所以賺回幾十億就回本了。

這段時間,沐陽在思考,如果國產戰鬥機搭載上XH-AN05-01J發動機會產生什麽變化。

短時間的超音速飛行,可以變成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而且速度更快;

殲20可以實現小轉彎和大迎角飛行,那是依賴飛行員的精湛技術,搭載XH-AN05-01J發動機後,因為它配了三元矢量噴管,可以多角度轉移,更容易躲避導彈,在航母上,哪怕不依賴助推器,甚至不跑滑躍式甲板,幾十米就能起飛了,降落更輕松了。

如果戰鬥機前端搭載了升力風扇,已經滿足垂直起飛了。

更省油的發動機,續航更遠。

以上這些,就是質的改變!

它直接改變戰鬥局面!

所以,先進的發動機就是戰鬥機的核心。

沐陽也在思考,等時機合適,打算把它獻給國家。

不過,估計國家幾年內都沒有能力制造,星海集團勉為其強幫制造,順便收回一些成本。

……

9月15日,沐陽在辦公室裏召集了他的八名學生,有事要跟他們交代。

“以無人機為載體進行學習航空航天知識,雖然你們幾個已經研制到第三代了,但還有很多問題,飛得不夠快,不夠高,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等方面問題都很多,光靠你們幾個人是很難完成的。

這樣吧,小涵和小偉你倆的也到了獨立帶項目的時候了,以無人戰鬥機為項目,需要什麽人員自己去人事部找,但不能挖公司核心項目的核心人員。”

沐陽的話,讓冷涵等學生驚喜。

特別是楚韻、展勝才和肖德傑等新一屆學生,他們不了解沐陽的脾性,挺直腰坐在沙發上如坐針氈。

他們三個也想不到,老師給學生這麽大的權利。

“謝謝老師,最多能拉多少人?”冷涵滿臉笑容,能拉人那就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