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宇航員出事了

12月初,

沐陽到火箭基地考察空天飛機。

這個項目由太空探索技術項目1組負責,技術副總是韓立。

空天飛機完成大組裝,開始測試和調試,韓立最近都在火箭基地居住辦公。

沐陽來到火箭組裝車間,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碌當中。

空天飛機體形龐大,安排在火箭組裝車間進行安裝,大門外就是幾公裏長的大型跑道,也可以起飛大型飛機。

眼前正在測試的空天飛機,整天為銀白色,頭部和尾部噴塗了星海集團的LOGO及“空天一號”字體。

在機身底部,前端兩個輪子,後端機腹兩排各8個輪子。

從外觀看,不像飛機那樣,在翼下還有發動機,眼前這架空天一號的翼展就短了許多,約62.5米,主要起平衡作用。

空天一號機長83.0米,機高18米,貨艙長寬高分別為45米*10.5米*4.4米,貨艙空間非常大。

貨艙前半部分分為兩層,上層可坐人。

在飛行向太空飛行時,需要固定人員和貨物。

進貨口是在頭部,而不是在尾部,尾部安裝發動機,不方便設計進貨口。

而出貨口並不是進貨口處,而是在空天飛機的背部,它被外殼蓋住了。

在太空上,空天飛行要與星環空間站對接,背部是最合適的,最大出貨口長寬可達8米。

打開圓形外殼後,才露出水平對接口。

出貨口中間還有一個柔性的、可伸出的小型出貨口,長寬只有3米。

也就是說,除了對接大型對接口,也可以對接小型對接口。

由於整體結構大量采用鈦合金材料,金屬3D增材工藝制造,這麽大的家夥,空重不足一百噸,但結構強度根本不是一般飛機可比的。

高速飛行時,特別是轉彎時,機體受到的彎矩比較大,所以對機身強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啟動加力時,巡航速度可達到3馬赫,若是啟動火箭發動機,那就恐怖了。

LEO最大載重為兩百多噸,如果要飛行到月球,如果不在空間站加油的話,載荷僅有幾十噸了。

沐陽到來,韓立為他介紹測試進展。

“現在還沒有開始開機滑行,要等測試完之後才行,飛行員在熟悉駕駛系統和星環空間站的情況。”韓立介紹道,飛行員是會駕駛飛行的宇航員,需要兩人,一人輔助。

星海集團目前只造這一架,研制成本上百億元。

沐陽隨著韓立,從頭部進貨口進入機艙內,然後再爬梯子來到二層,來到駕駛室。

駕駛室的發動機開關已經被鎖了,防止飛行員和工作人員誤操引起事故。

“董事長,您好!”駕駛室內,有四個飛行員正在學習討論,看到沐陽到來,趕緊站起身向他恭敬問候。

“你們好,學習得怎麽樣了?”沐陽點點頭,隨意問道。

“從學習進度來看,我們都背熟練了,現在我們就是相互提問題,讓更加熟悉理論點。

當然,這也有不少問題,這跟開車一樣,懂理論是一回事,但緊急情況下,能不能控制好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我們還需要加強緊急情況下如何應對。

不過,畢竟我們沒有實際操作,只是紙上談兵,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作為組長的飛行員回道。

“是的呀,你分析得很不錯。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短處,等他們測試完之後,就需要多在地面上滑行,熟悉之後再試飛。”

“我們保證完成董事長和公司下達的任務!”

飛行員知道眼前這一架空天一號對公司代表的意義可不一樣,什麽飛機都遠遠比不上它,不容有一點操作失誤,這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公司對他們的要求。

除了熟悉空天一號,他們也要進行日常的宇航員訓練。

沐陽拍拍他們肩膀,鼓勵一下:“嗯,這個大家夥就靠你們啦。”

他從駕駛室看了一眼前方,感覺自己就是駕駛員。

雖然星海集團有智能技術發展得很快,但在駕駛室的操作控制上,還是采用了大量實體鍵,而不是觸摸屏控制。

實體鍵便捷,可靠,只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功能操作,才設置成觸摸屏操作,減少實體鍵。

除了人工操作,還加裝了智能操控,可實現智能飛行。

當然,一般情況下還是人為操控比較踏實一些。

但一些避險,空天飛機可以自動避開,人為操控還是存在照顧不全。

離開駕駛室,來到乘坐人員室。

每個座位上配置有安全帶、固定鎖、氧氣系統、減壓服、救生裝配等,每個座椅帶上這些配置的制造成本可不低,而這樣的座椅有數十個。

離開乘坐人員室,在中間的位置,正好是出貨口,從內部看結構略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