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匯合

“……”

680,的確是囂張得有點目中無人。

雖然考京大怎麽說也得是670、680以上吧,但是心裏知道是一回事,寫出來又是另一回事,這人怎麽不幹脆寫理想型是省狀元呢。

胡珂爾越看越覺得這身紅色球衣眼熟,但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以至於多打量了幾眼。

她瞅見這人一身的腱子肉,看著不是學霸,感覺更像是個胸大無腦的體育男大,故意蹭的京大熱度,趕緊為未來母校挽回風評:【哪有,我和我最好的閨蜜都要讀京大,才不是呢!】

胡珂爾表姐故意開玩笑:【那你有680嗎?】

泡泡珂:【我沒有[微笑]但我閨蜜高考685哈哈,也學過數競[狗頭]】

胡珂爾表姐:【喲,了不得啊,那你趕緊讓你閨蜜和他聊哈哈哈,反正這天我是聊不了了[狗頭]】

胡珂爾又看了一眼那人的照片,雖然知道寧歲應該不會感興趣,但還是轉頭笑嘻嘻地跟她說:“我聽我姐說,這個叫青果的軟件最近挺火的,要不你也注冊一個號,說不定就找到真命天子了呢。”

胡珂爾是那種腦子裏想法奇奇怪怪的人,沒有做渣女的動機但非常相信自己有做渣女的天賦。

她的願景是縱享當下,最喜歡即將開始戀愛前那段暗度陳倉的聊天過程,所以沒和許卓在一起時也喜歡抱著各種社交媒體和人閑聊,對“青果”展現出強烈的興趣並不稀奇。

要不是現在她非單身,都想自己沖上去嘮嘮嗑了。

但是寧歲和胡珂爾完全相反,她青睞線下多過於線上,連面都沒見過,那對方就是一個無具象的實體,感覺跟機器人似的,很難擁有長久持續的共同話題。

寧歲印象中最深刻的線上交流就只有高中那兩年,和她那個筆友在網上的互通書信。

那時候每一次的來往都讓她覺得新鮮和與眾不同,竟然從未感覺到乏味。

她雖然不知道對方是誰,但也知道一定是個大佬,因為那人解答難題的思路特別巧妙,切中肯綮,步驟簡潔有力。

寧歲當時就想著要勾搭一下對方,便向他私聊請教問題。

一開始是沒有回復的,大佬超高冷,估計同時收到許多陌生人的私信,也不大看得過來。

後來寧歲復盤南京培訓題的時候,其中有一道題她拿不準能不能用另外一種做法,又想起大佬之前在主頁解答過類似的題目,就把自己的試卷拍照發了過去。

大概等了好多天,她都以為這條私信石沉大海了,沒想到起床卻收到回復。

Nathan:【嗯,集合元素和集合的歸屬關系視為一種二部分圖,就可以用Katz—Tao不等式直接求出來,比用赫爾德變形更簡單。】

寧歲似懂非懂,又追問了幾個問題,對方都平鋪直敘地解答。

雖然條理清晰,但她也不好意思多問,怕耽誤人家時間,便匆匆道了感謝。

本以為這段對話應該不會再有後續,誰知對方卻回道:【怎麽想到這種解法的,這和標準答案不太一樣吧。】

寧歲解釋:【是之前有人給我講過。】

頓了下又補充:【我覺得這樣很巧妙,相當於把原不等式當作了固定起點長度為三道路數量的下界。】

過了一會兒,Nathan語氣悠悠地回:【我也覺得這樣相當巧妙。】

寧歲受寵若驚,躊躇了片晌,鼓起勇氣問:【那我之後還可以再找你問題嗎?】

他說:【行啊。】

從高二到高三這一年,他們之間聯系的頻率雖然並不繁密,但確實從無間斷,即便時間拖得再長,她也知道對方一定會回復,這一點是讓她心裏覺得很踏實的地方。

但遺憾的是,到後來高三上學期中後段,他們就沒有再聯系了。她也變得很忙很忙。

寧歲睫毛低垂,思緒不由得有些遊離。

她輕抿了一下唇,掏出手機,盯著屏幕看了片晌。

循著之前的記憶,寧歲敲擊鍵盤,在網上搜索當初那個數學答疑坊的鏈接。

Leonhard Euler,以歐拉的名字命名,讓人感覺無比親切。一年過去,裏面的數學迷們還是很活躍,幾乎每一分鐘都有人發帖問問題。

寧歲清晰地記得自己當初設置的賬號名是1212椰子,很草率,是以南京培訓倒數第二天晚上的日期和她的小名作為命名。

那天她印象很深刻,因為覺得培訓的時間過得很漫長難捱,所以特地看了日歷。

後來從教室晚歸,看到天空暗藍,雪夜靜好,那時地上仍能踩出綿軟的落葉聲,橘色的路燈暖光四溢,一盞挨著一盞——

可能是這個畫面太難忘,也可能是為紀念16年以來第一次離家遠行,總之,寧歲也不知道什麽原因,注冊賬號的時候,這個日期自動從腦子裏跳了出來。

但她實在不記得密碼,嘗試了幾個以前常用的,都提示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