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5章 上國心態(第2/3頁)

他們想借機推一推軍中的子弟和族人,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至於上戰場可能的危險,那就不在考慮範圍內了。

想要博前程,不付出代價怎麽可能?

再說了,兩處邊塞戰事,大乾方面都占據了明顯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都能丟了性命,那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賈蓉自然也不會客氣,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心思。

賈家族學培養出了不少中低級軍官,他也想趁機將人送到邊軍那裏歷練歷練。

不管如何都是機會,能冒頭最好不過。

大家一拍即合,當今和和內閣做出決定的時候,開國勛貴集團已經做好了準備,人員調動方面都用不著吏部插手。

就是太宗遺勛那票人馬,也在私下裏做好了調整和部暑。

這,就是五軍都督府,還有兵部掌握在勛貴手裏,能夠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旦兵部被文官集團掌控,以後再想這麽悄無聲息的私下裏做好布置,那就是癡人說夢了。

或許,皇帝也可能頗為忌憚,只是讓文官集團插手進來,對於大乾軍隊的傷害,那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要知道,兵部可是牢牢把持了軍中中層武官的篩選權力。

起碼眼下,賈蓉還看不出來,開國勛貴集團有不支的跡象,就是有當今鼎力支持,賈雨村之流也別想當什麽大司馬。

分批次將人送去邊軍後,時間已經過了正月。

天氣逐漸轉暖,京城百姓全都松了口氣,起碼不用整天都窩在屋子裏烤火取暖了。

原本街面上有些冷清的京城,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之前出了點問題的漕運,也徹底恢復了正常運轉。

隨著江南大量物資運抵,京城的物價迅速下跌,恢復到了正常的態勢。

當然,但凡有心人都對津門港那邊的近海運輸,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

在關鍵時刻,近海運輸是能夠取代部分漕運功能的。

只是,想要徹底取代漕運,眼下運轉於津門港的近海船隊,顯然有些不夠分量。

若是放在以往,感受到利益受到威脅的漕幫,鐵定早就鬧騰起來。

不說一定要毀去津門港的近海運輸業務,起碼也要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裏。

可惜,去年漕幫才剛剛遭遇沉重打擊,此時正是出於聯盟狀態的轉型期,內部亂糟糟的哪有心思理會這個?

再說了,津門分舵早就被摧毀了,此時一幹自立山頭的分舵,自然不會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

事實上,津門港的近海運輸,對於漕運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漕運已經形成了相當程度的產業鏈條,需求的物資都有合作多年的采購渠道,只要漕幫自身沒有問題,這樣的渠道可以說相當穩定。

以金陵四大家族為首組建的近海船隊,在金陵方向能夠收購到的南方特產,以及糧食等物資都沒有占據漕運份額。

相比漕幫穩定的龐大產業鏈條,近海船隊方面就要差得多了,此時根本就沒什麽可比性。

掌握了南方絕大部分資源的世家豪強,也不會輕易叫金陵四大家族為首組建的近海船隊發展太過迅猛。

人家和漕幫可是多年的利益聯盟,想要撬墻角可不容易。

事實就是這麽操蛋!

在這樣的情況下,談近海運輸對漕運的威脅,真的有些扯談,不過就是渲染對立情緒罷了。

真正可能受到影響的,估計就是漕幫的底層幫眾。

津門港的存在,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

可惜,眼紅的權貴們一個個都是坐享其成之輩,一點都沒有開拓進取的精神。

不然,北方幾處適合開辟港口的地方,此時應該已經開始招募海量人手,準備開建新的海港了。

單單就是魯地,便有不少適合開辟港口的地方,兩淮地域也有好幾處,只是可惜此時都還荒僻著。

至於什麽時候開始建設,估計還得等金陵四大家族騰出手來,這樣的狀況真真叫人無語。

起碼,賈蓉是很不爽的。

他倒不是很在意新建港口的海量利益,而是希望大乾的國運能夠迅速升騰,他作為頂級權貴大佬能夠分潤更多氣運加持。

至於弄那麽多氣運有什麽用處?

他隱隱有所感應,若是自身擁有的氣運能夠達到一定水準,甚至能夠影響到此方世界的核心控制權柄。

至於是不是如此,試一試不就知曉了麽?

閑話不提,此時的賈蓉,如同以往那般坐鎮族學,當起了嚴厲的教導主任。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族學新來了不少的勛貴子弟。

這些家夥,可能在家裏的時候受到寵愛,行事作風相當的霸道,若是沒有賈蓉親自坐鎮,怕是學堂裏的先生彈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