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5章 上國心態(第3/3頁)

不得不說,在教育後代方面,文官比起勛貴武將要強得多。

所謂的書香門第,可不是說著好聽的,那是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內部教育體系。

但凡稍微有些天賦,在這樣的教育體系培養下,基本都是能夠成才的。

勛貴武將家族就差遠了,他們有自身粗糙的武將傳承,一會又想要轉型進入文官行列。

加上結親都是勛貴一系出身,三觀和思維倒是合得來,可貫起孩子來那也是真的很誇張。

不然,街面上哪來那麽多的膏梁紈袴?

之前,因為賈氏族學的名氣不是很大,其余開國勛貴家族雖然知曉,卻也沒太放在心上。

只是將家裏不受重視的庶出子弟送來,也沒想著真的能夠成才,只是讓他們過來結交人脈罷了。

誰知道,賈家族學還真的厲害,硬生生將不少勛貴家族送來的不受重視子弟,給培養出來了。

盡管沒幾個能考上童生秀才的,不過在武舉方面卻是頗有建樹,不是考上了武童生就是武秀才。

到了這一步,就算學生所在家族因為某些緣由不想安排,族學都不會輕易放棄。

絕大部分有了武舉功名的學生,畢業後都進入軍中。

如此一來,族學的名氣越來越大,開國勛貴家族嫡系子弟也頗為心動。

盡管他們有直接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名額,也就有了直接當官的資格,可有沒有功名在身那是兩回事。

最關鍵的是,嫡脈子弟的前程,總不能還不如庶出吧,哪個勛貴家族都丟不起這人。

也就是從去年開始,逐漸有開國勛貴家族的嫡脈子弟,進入族學上學。

咳咳,不得不說這些家夥,真的不好管理。

一個個在家裏當慣了小霸王,讓他們在族學這邊接受嚴格管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們就是在國子監,那裏的先生都是有品級的,而且還是在科舉方面很有建樹的存在,也無辦法和膽量嚴厲管教勛貴子弟,更別說族學裏的先生了。

單單就是身邊的小廝隨從,不能跟隨他們一起進入學堂侍候,就鬧騰出了好一陣風波。

甚至,那小子背後的家族主母,都跑來要賈蓉行方面,給予他們家族嫡系子弟在族學擁有某些特權。

賈蓉斷然拒絕,並且還以將他們家的孩子送出族學威脅,這才勉強將事情壓制下去。

說起這個,他心中便頗有火氣。

倒不是針對性格頑劣,已經有了紈絝習氣的學生,而是隔壁西府在這上頭當好人,通過秦可卿想要勸說賈蓉不要那麽死板不知變通。

後來才知曉,原來有學生家長尋到老太太那請求幫助。

也不知道許了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