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章 漢洲擴展的方向

1636年九月,對於漢洲來說,是一個豐收的月份。

建業城和黑山城兩地兩萬三千多畝農田相較於今年二月,迎來了一個算是豐收的季節。各類糧食作物共計收獲了三千九百多噸,其中占比最大的糧食種類,仍舊是玉米,高粱,土豆,紅薯以及大豆,至於小麥,僅有可憐的四百多噸。

糧食產量的顯著提高,較上一一季增加了三倍還多,一方面是因為農田經過一季的生長,地力得到明顯改善,另一方面,耕地的持續擴大,也是糧食增產的重要原因。

目前,漢洲除了主糧以外,粗糧和蔬菜已經可以完全做到自給。但是,隨著漢洲的發展,以及人口的逐步增長,完全以粗糧養活數千人口,顯然不太現實。

經過三個多月的持續轉運,新生島(富國島)滯留的四千余饑民,大部分已運回了漢洲,全面充實了建業、黑山、新淮安三地的人口。

截止九月十五日,整個漢洲人口已達到了七千二百四十三人,不包括仍滯留在巴達維亞的六百多人。女性人口有兩千八百一十五人,其中還包括了齊大江從亞齊帶回的波斯女奴兩百多人,以及亞齊婦人八百余。

但是,鑒於從大明運回的移民,仍舊是以青壯男子為主,漢洲人口性別比,還是達到了157:100。這意味著,漢洲有近兩千的光棍漢。

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漢洲海外兩個中轉點,新鄉堡和新生堡,男女比例卻接近120:100。

蓋因,新生堡距離大明比較近,而且附近還有真臘,占城,安南等小國,獲取女子更容易。

而新鄉堡,則是在大量女子在此中轉待運的時候,陳大郎順手“漂沒”了相當數量的女子留在新鄉堡,以安定民心,使得當地居民欣喜萬分。

在九月中旬的時候,漢洲從新生堡收到了一個頗為意外的訊息。鄭芝龍派了他的從子鄭彩到了廣州,與漢洲在此地的留守人員進行交涉,宣稱,他們將不會再攔截漢洲從大明轉運饑民,而且還可以幫著他們收從大明各地攏饑民至廣州。只要漢洲支付每個丁口八兩銀子,就可以在廣州碼頭拉人。

當然,也可以是漢洲自己去大明各地收攏流民,雇傭鄭芝龍船隊運送,最遠不超過占城。

在新生堡的羅汝成聽了,先是一喜,繼而又是一臉的疑惑,鄭芝龍此為何意?

“能有什麽意思?無非是兩點,一是,往我們漢洲這裏摻點沙子進來,順便打探我們的發展虛實;二是,幫我們多積攢些人口,等實力強大了,必然會與荷蘭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甚至摩擦。弄不好,還可以和我們一起兩面夾擊荷蘭人!”齊天說道。

俞福坤聽了齊天的解釋,愣了半天,“那……,我們要不要接受鄭芝龍的好意?”

“當然接受!”齊天說道:“即使,鄭芝龍往移民裏塞個千兒八百的探子,我們照樣把他吞進肚子裏,而且還能好生消化掉!”

我們漢洲是什麽制度,政權不僅下沉到鄉屯,還建立了一套鄉兵制度和警察制度。等再過一兩年,大量基層官員的培訓完成,我們還要建立嚴密的戶籍保甲制度。

任何人想搞串聯,甚至想起事顛覆漢洲地方政權,必然會在第一時間,被組織嚴密的社會制度絞殺在萌芽狀態。

“收攏各地流民,不能讓鄭芝龍全部控制了。我們必須在大明要有自己的人去做這個事情。還有,以後移民來源,不能再局限於一個地方。”

目前漢洲七千多人口,淮北移民就有五千多,占了七成多。這對於後期人員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難,很容易形成地域之爭。

最頂端的統治階級幾乎都是山東人,而大部分水手又是廣東疍民,雖然漢洲唯一的陸上武裝力量——陸戰隊,有相當人數的淮北人,可各級軍官又都是山東人。

現在,所有的漢洲人民仍然處於解決溫飽的階段,同時,絕大多數的移民都是流離失所的饑民,對於權力這玩意,還沒什麽概念。

但是,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齊天還是想做到未雨綢繆,將以後可能存在的紛爭消於無形。

人口增加了,以及未來預期的移民不斷到來,那麽,新的居民點開拓,就提上了計劃議程。

“內陸廣闊,為何要往東邊沿海擴展?”

曹雄是在九月底的時候,返回建業城。八月,他領著“開拓號”隨著荷蘭艦隊連續打退了亞齊王國兩次海上來援,擊沉擊傷大小船只四十余艘。

待九月初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往急水灣運送了兩批物資和人員,鞏固和加強了這個新占據點的防禦。至此,荷蘭人在馬六甲海峽的南側,終於建立了一個穩固的殖民點,極大地改善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往返遠東地區的航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