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章 人世間(一)

齊天不知道李自成具體是哪一天攻入北京城,但他知道,當大明“僅此一副家當”的孫傳庭秦兵被李自成殲滅後,北京城淪陷的倒數時間就已經開始了。

在今年六月,前往大明附近執行移民任務的幾個艦隊主官都得到了齊天的明確指示,若是當孫傳庭敗亡,或者李自成在西安建制稱帝,那麽立即組織在北京城中的齊國使團疏散撤離,並且全力搜刮轉運大明北方各類典籍藏書,加緊積蓄各類儲備物資,以應對北方陷落後的混亂局面。

雖然,對於王上僅憑借這兩個事件,就如此篤定大明敗亡,眾人還都有些半信半疑,但想到數年來,王上的各種決斷和處置似乎從未出過錯,相應作出的預判和應對措施也印證了王上的英明。

因而,當牛進明返回長山島後,聞知孫傳庭在汝州大敗,秦兵精銳盡喪,狼狽逃回潼關,便毫不猶豫地立即帶著船只回到朝鮮東萊城,將此處的齊國軍伍和大明新軍帶回,應對可能即將到來的大明危局。

至於回到長山島要做什麽,牛進明本人也不知道,但是心底本能,讓他覺得不能再將齊國有限的武裝力量放在朝鮮了。雖然,朝鮮武力孱弱,毫無威脅,他們甚至還可以繼續攻掠東萊附近的郡縣,以擄獲更多的物資和婦人。但大明局勢危急,且十二月將至,移民工作即將展開,還是早些將人帶回長山島再論其他。

11月28日,最後一批物資搬運上船,以及四千余朝鮮年輕婦人轉移,足足花了三天時間。而那些陸續從慶尚道其他郡縣、都護府趕來的朝鮮軍隊只是遠遠地在東萊城外觀望,均未敢上前攻擊。

無數的敗兵逃回,已然將聯軍的戰力誇大到難以戰勝的地步,銃炮齊射,如林的銃劍突擊,與大清甲騎相比,更勝一籌,非我當地守禦廳軍力所能敵。

當十余艘齊國艦船依次離開東萊港口,朝鮮軍兵仍未敢進入城中,直到城裏跑出數百落難百姓至軍中,哭訴著聯軍若幹暴行。朝鮮軍兵確信,敵軍已被他們“逐退”,東萊城即將被他們“收復”了。

12月11日,齊國艦隊一行十二艘艦船返回南長山島,結束了對朝鮮的劫掠行動。此時,氣溫已入隆冬季節,西北信風漸起,遂開始進入繁忙的移民轉運工作。

……

相較於大明已經進入寒氣襲人的嚴冬季節,而在南方遙遠的漢洲大陸北部地區,卻是正處於一年當中的炎炎夏季,也是惱人的雨季。

前幾日,一場巨大風暴席卷了整個建業城及周邊地區,港口碼頭上高聳的吊杆被吹倒數根,一排排貨棧的簡陋屋頂被掀翻,數輛馬車也被吹得東倒西歪,散落於碼頭深處。

數百名鄉兵和民壯正在官員的組織下,清理著碼頭各處損壞的設施和房屋,而在碼頭東南側方向,建業造船場內來,一隊憲兵荷槍實彈地凝神戒備著,並在百余名輪駐鄉兵的配合下,封鎖了船場所有出入口。

昨夜,造船場內發生了一起叛逃事件,六名原西班牙船匠趁風暴漸小的時候,攜帶大量造船圖紙,駕駛著一艘飛魚快船,離開了建業港。

算算時間,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至少已經走了十幾個小時,雖然派出了數艘飛魚快船出海追捕,但大海茫茫,可能根本無法尋到他們的蹤跡。

按理說,建業造船場經過數年的生產設計,再加之路德維德家族提供的十余名荷蘭船匠,齊國目前幾乎可以建造這個時代絕大部分船型,甚至已經可以建造一千噸以上的大型船只。船場中的工匠儲備也有近八百余人,即使這幾個西班牙船匠跑了,也不影響造船場的正常運行。

但是,這六個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肯定是密謀了許久,他們不僅將家中直系親屬盡數帶走,而且還偷取並攜帶了大量船場的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其中就有齊國水師最為看重的飛魚快船和幾艘大型專業戰艦的設計資料。更為關鍵的是,他們還將碼頭停泊的一艘小型飛魚偵查船開走了。若是猜測的沒錯的話,他們很可能還盜取了相應的航海圖,並在數年間對艦船做海試的時候,熟悉了部分航線。

若是,這幾個叛逃的西班牙船匠跑到巴達維亞,投靠了荷蘭人,那麽,憑借荷蘭人先進的造船技術,根據圖紙資料和一艘現成的船,相信很快會仿制出可供實用的飛魚快船,這對於擁有廣闊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荷蘭人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可以極大的提升他們在各個殖民地之間的信息溝通和聯絡的效率,加強對各個殖民據點的統治。

“你們黑衣衛能否在那些西班牙船匠把技術資料交給荷蘭人之前,將他們全數處理掉。”齊天站在一個高高的船台上面,看著船塢當中一艘巨大的戰艦龍骨,輕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