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同濟會

1663年1月9日,建業。

“周記”商社的大掌櫃周應平在幾個夥計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然後皺眉看著前面一大段道路被挖斷,無數的建築材料堆了一地,眾多土人和建築商社的工人們正在忙忙碌碌地鋪設管道。眼瞧著,是不能再通行馬車了。

肥碩的身材,再加上年近六十的歲數,如何能徒步走過這一段布滿路障的街道。隨行的一名管事見狀,立即招呼夥計們,在附近店家尋了一把椅子,然後穿上兩根木棍,做了一個簡易的滑竿,將周大掌櫃給擡了起來,小心地一路穿行這段街道。

“這些建築商社的匠人們,怎麽一點章法都沒有。”坐在滑竿上的周應平抱怨地說道:“瞧瞧他們,好好的街道,挖得到處都是坑道,這明顯是嚴重擾民嘛。建業府的官人們也不來管管,任由他們在此胡為!”

“大掌櫃說的是。”管事在旁邊笑著應承道:“不過,我猜測,建築商社的匠人們肯定在擔憂即將到來的雨季,可能是想趁早完成這一片街區的下水道管網和供水系統的建設。若是,到了二三月份,遇到暴雨時節,恐怕就不能施工了。”

“既然如此,早幹嘛呢!”周應平搖頭說道:“前幾個月,不曉得多弄些苦力來修建。臨到雨季前夕,卻來加緊趕工。”

“大掌櫃有所不知。”那名管事笑著說道:“前幾個月,建業府的苦力都被集中到碼頭,用來擴建港口、修建貨棧,以及加固防波護堤。數千人土人,幾乎全都調到那裏,準備要將建業港的吞吐能力在原先的基礎上,再增加五成,以滿足日益日益增多的到港商船停泊。”

“港口是該擴建了,要不然,那些到港的商船還得在港外徘徊等待,著實耽誤事情。前些日子,咱們從望加錫回來的船,足足在港外等了兩天才被允許進港停靠。”周應平說道:“可是,人力如此緊張,官家也不將去年臨時停駐於此的數萬移民留下來,多少可以加快建業城的建設進度不是?”

那名管事聽了,只是笑笑,並沒有接話。官府移民,自然是早有安排,豈能因上馬一些基建工程,就要貿然截留本該分配的移民。不說,要打亂移民接收地的日常安排,就是這麽多人滯留在建業城,那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聽說,各地官府每年該花費多少銀錢,在年初都有定額,若是貿然滯留了這麽多移民,那還不得額外掏出一筆費用來養著,何苦來哉!

周應平此次是受到“漢記”商社的邀請,參加一場募捐大會。本來,以他在建業城的地位和身份,除了幾家大型商社的掌櫃和重要官員,一般的人是請不動他的。但這家“漢記”商社卻是有王室背景,擁有不可低估的能量。

周應平甚至還知道這個“漢記”商社的東家,正是那個備受齊王寵愛的側妃白芷君。她在三年前,更是拿出數萬漢洲銀元,辦起了一家棉紡工場和一家食品加工場,除了招錄大量婦人進廠做工,還引進了不少身有殘疾的人入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著實給那些家庭困難的民眾增加了不少額外收入。

而且,以周應平看來,這個“漢記”商社旗下的兩家工場,似乎並不在意賺多少錢,獲得多少利潤,倒是有些做福利的意思。不僅工人待遇要較同行業稍高一籌,就是工作環境也要略好一點,並且,中午還有一頓免費的午餐。此舉,讓建業府眾多私人工坊為之側目,心中也是腹誹不已。

私下裏,周應平曾詢問過兩家工場的主事掌櫃,為何要給那些工人那般待遇,要知道,這會嚴重吞噬工場的經營利潤。他得到的答復卻是,“漢記”商社的東家想在這個充滿殘酷競爭和惡劣工作環境的“資本社會主義”中,表現出一絲溫情,為弱勢的工場工人尋求一點微不足道的權益和保障。

“資本主義社會”是個什麽樣的社會,周應平不是很明白,但他多少也知道,與他們這些賺取海量利潤的貿易商人相比較,那些每日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工人確實非常辛苦。盡管,他們每月可以獲得的收入,比此前在大明能獲取到收入要高出許多,但也僅能滿足幾口之家的生活所需。

當然,這些工人也不是沒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只要他們的技能和經驗得到提升,或者手藝得到進步,獲得的報酬也會快速增長。若是,你能在工場中做出某種技術變革和工藝提升,獲得一種專利技術,那也能獲得一大筆政府獎勵和專利使用費,一躍跨入“中產階級”。

此次受“漢記”商社之邀前來參加募捐大會的商人多達六十余人,基本上包括了建業府境內的眾多知名商賈和工場主。至於募捐的目的,是為了成立一個全國範圍內的慈善互助機構——同濟會,並在各地修建養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