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洋的未來

1684年11月6日,柔佛城(今馬來西亞舊柔佛)。

柔佛素丹王國首相敦·阿都·查利提著筆,看著桌案上那份《展界拓地合約》,默然無語,遲遲未予著墨。坐在旁邊的齊國駐柔佛素丹王國公使秦中元則面帶微笑,側身看著他,並不出言催促。

“唉……”查利首相暗自嘆息一聲,擡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即從身後的侍者手中取過素丹陛下的大印,重重地蓋了下去。

“查利首相,此約即成,想來以後,貴我兩國邊界糾紛將自此消弭,對延續我們兩國的和平和友誼,將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秦中元將對方剛剛簽字蓋印的合約文本接了過來,然後又把他面前的合約遞了過去。

“公使先生,我也希望這份合約簽訂之後,能為我們柔佛素丹王國帶來和平和穩定。”敦·阿都·查利面色肅然地說道:“同時,我也希望,類似合約文本是我最後一次簽署。”

“查利首相,此話何意?”秦中元聞言,臉色有些不虞。

“這二十多年來,淡馬錫(新加坡)、林加、廖內、賓坦、巴淡等數十座海峽附近的島嶼,我柔佛已盡數劃於你們齊國治下。”查利首相面帶愁苦之色,“現在,我們又應貴方展界拓地之請,將柔佛海岸沿線二十裏之地,再次售賣給你們。如此一來,我柔佛王城距離貴方邊界之地,已不足十裏。若是你們齊國下次還需拓地,我柔佛將退無可退了!”

“……”秦中元聽罷,又好氣又好笑,打了一個哈哈,“呵呵……,查利首相過慮了。縱觀數十年來我齊國所購之地,皆為荒僻無人的小島,即使此次展界二十裏範圍之內,也均為荒村野地,你們柔佛王國也從未曾好生利用過。將其盡數賣於我齊國,你們得利,我方得之,或為海上補給之用,或為移民屯墾之便,可謂是兩相皆宜。”

半年前,齊國以所據淡馬錫島未有較大河流水源和糧食耕作之地為借口,希望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柔佛河兩岸的土地。經過長達數月的拉鋸談判,承受不住齊國政治和軍事雙重壓力的柔佛素丹易蔔拉欣三世最終屈服,指令首相敦·阿都·查利簽署與齊國之間的《展界拓地合約》。

齊國以支付三萬漢洲銀元的代價,獲得柔佛海岸縱深十公裏的土地,將海峽總督區(轄區包括巴淡島、賓坦島、林加、廖內、檳島等島嶼,以及蘇門答臘島上的連州)的領地由此延伸至馬來半島境內。

在1640年,柔佛王國曾聯合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馬六甲戰役,一舉擊敗了葡萄牙人,並徹底清除了葡萄牙在馬來半島的殖民勢力。那個時候,是柔佛王國最為高光的時代,國勢一度轉強,其版圖趁勢擴張至蘇門答臘島。

然後,好景不長,在1673年,柔佛王國在發生素丹繼統危機的時期,遭到蘇門答臘島上的占卑王國的入侵,差點攻至柔佛王城。若非求援於淡馬錫島上的齊國相助,堪堪擊退了占卑王國,柔佛幾近再遭王城被外敵攻克,素丹被俘的恥辱。

此戰過後,柔佛國勢便一蹶不振,北方幾個受其被保護的邦國漸漸離心。更讓王國雪上加霜的是,柔佛王國於蘇門答臘島上的領地在1676年悍然自立,建幹巴魯王國,使得柔佛盡失蘇門答臘之地。

也就是在幹巴魯王國成立那年,柔佛王國索性將位於蘇門答臘島東北方的林加群島、廖內群島等眾多島嶼全部打包賣給了齊國,以免被幹巴魯王國這幫亂臣賊子竊取。

這次,對於齊國想將領地延伸至陸地之上,柔佛素丹王國雖然內心深處是一萬個不樂意,但形勢比人強,面對強大的齊國,柔佛根本沒有拒絕的膽量。要知道,在三十多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勢力尚不及齊國這般強大的情形下,提出將馬六甲領地向內陸擴展二十裏,柔佛都未曾敢予拒絕。

只是,齊國把領地延伸至陸地上後,位於柔佛海岸不遠的王城就顯得比較尷尬了。這座始建於一百多年前的王城,位於柔佛河左岸,距離淡馬錫島僅三十余裏。而齊國將領地擴展至陸地二十裏後,將使整個王城徹底暴露在齊國人的面前。若是哪天,王國與齊國生隙,人家一擡腿就能殺到王城近前。

對於柔佛王國的顧慮和擔心,齊國人感到有些荒謬和可笑,更是不屑一顧。以我齊國軍力之強,陸軍戰力之高,就算你柔佛王國將都城建在內陸深處,就以為可以免遭我們的攻擊嗎?

簡直可笑至極!

莫臥兒帝國擁億萬人口,數十上百萬軍隊,尚不能擋我齊國淩厲一擊。歐陸西班牙王國距離我齊國更遠,還不照樣被我海軍遠征艦隊打上門去,搞的它灰頭灰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