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被女兒“雞娃”了怎麽辦?◎

億萬光年之外, 會蘊藏著什麽?

在此之前,沈呦呦從未真正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事實上,作為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一批人, 她迥異於其他天才的點, 正是她的漫無目的。

比如拿到新的樂高,一般人會看著圖紙一點點拼,天才掃一眼就能記住圖紙,而沈呦呦卻會直接將圖紙扔掉,將好幾盒混在一起,然後隨性發揮。

拼錯了也沒關系, 多了一塊也可以, 把城堡拼成變形金剛,不也挺酷的嗎?

這種性格往往多出現在藝術家身上,但上天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竟然將這位擁有廣闊腦域的孩子, 天賦點點在了科研上。

於是華國有福了。

她嚴謹、執著、癡迷未知, 又同時敏銳、開闊、具有戰略眼光。

以至於沈呦呦一加入研究組,停滯許久的AI研究立刻取得重大突破,“一一”誕生, 科研界嘩然。

普通人不知道,但其實沈呦呦在科研圈小範圍內早就有過“紫微星”的稱號,只要跟她一起做過實驗的, 無一不對其心服口服。

畢竟這是一個兩歲多就能叼著奶瓶混跡在各個實驗室當“指導”的小孩,以至於尋常人看到她總會懷疑,人類進化是不是忘記捎上自己了。

但或許是生活太過順風順水, 又擁有一個從不雞娃的父親, 沈呦呦沒有一定要追求到的東西, 也沒有明確的目標,以至於她什麽都想學。

“元宇宙”當然很有趣,但是芯片研究也不賴啊,農業發展也還有許多謎題,文史哲的思索更是沒有答案……

多虧了她超高的智商和超強的精力,以至於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下,她看起來竟然真的像是要成為六邊形戰士了!

然而全能小孩聽起來很酷,但從長遠來看,其實是對一個跨世紀的天才資質的巨大浪費。

她固然能做到全面發展,甚至可能在每個領域都做到行業頂尖水平,但如果她能選定一個領域深耕呢?

“一一”已經給了科研界答案。

僅僅兩年多的深度研究,就直接破解了燈塔國的技術壁壘,達到了現今‘元宇宙’的天花板。

至於其他黑科技,也不過是在研究“一一”的過程中隨手發明的衍生品罷了。

沒有人懷疑,再給沈呦呦五年,她能直接打破天花板,構建出真正的‘元宇宙’。

但問題是,農業領域也需要她,芯片行業也想要她,還有其他的生物、化學……王老爺子甚至釜底抽薪,想趁小姑娘還沒定下目標,直接收為徒弟,跟著他一起研究如何將華國文化傳遍世界。

只是這些暫時都被朱院士壓下來了。

手握華國未來二十年最重要項目的朱院士很有底氣,他甚至願意再給沈呦呦幾年,讓她選擇清楚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他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天才,能抗拒廣袤宇宙帶來的誘惑力。

而此時此刻,雲層之上,被賦予厚望的沈呦呦成了夾心餅幹。

她左手被爸爸抓著,右手被知楨哥哥攥著,雙眼卻望向雲層之外。

空姐趕來安撫,“不用擔心,只是小型氣流。”

漸漸有電閃雷鳴,飛機像一艘船,顛簸欺負。

乍然亮起的閃電是一道巨大的光柱,猛烈地劈入雲海之中,千裏之外,佇立的一書閣若隱若現。

沈呦呦不由自主想擡手,卻被牽制住,只能輕輕喊道:“爸爸……”

沈年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他的嘴微微張開,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好的句子。

還是季知楨長長的睫毛忽閃,平靜地說道:“天亮了。”

是的,天亮了。

經驗豐富的機長順利將他們送達了目的地,所有看直播的觀眾都長舒一口氣,更幸運的是,短暫的雷鳴之後,竟然沒有下雨,反倒成就了一個難得的艷陽天。

文化局長專程來接,幾人直奔藏書閣,這座閣樓自現代以來,經過年復一年的修整,早已與歷史上的截然不同,比起閣,竟然更像是一座塔。

“……近代以來,為了重修一書閣,就多了一條規矩。”

“凡大學問者,或者於世有大成就者,都可以在原本的基礎上再蓋一層,放置閣中沒有的藏書,”文化局局長解釋道:“所以樓越修越高,書也越放越多,一書閣的聲名也越來越旺。”

沈呦呦幾乎一眼就愛上了這裏,她等局長說完,就迫不及待地脫下鞋子,小跳步進去。

沈年沒得及阻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小姑娘的白襪子直接踩在了地上,隨後他驚愕地發現,潔白的襪子並未變臟,這木質的地板上竟然沒有一絲塵灰。

“一書閣入閣要求很嚴苛,”季知楨也在脫鞋,邊脫邊解釋道:“而且為了更好地保護藏書,有專門的機器人進行清潔。”

沈年懂了:要不是有呦呦和節目組,單憑他們兩個,估計根本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