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過今年是指望不得了,畢竟不提田裏地裏,就滿魚塘的鴨子跟鵝,還有後院的雞和豬,也要人來張羅。

於是只同白亦初提了一嘴,白亦初聽了自然是十分贊成,“好啊。”到時候他就不用上學了,沒準鋪子開大了,開到縣城裏去,他就能去縣城的武館學武。

周梨壓根不知道他這點花花腸子,還以為他也和自己一樣慧眼獨具,開鹵菜鋪子肯定能賺錢。

明日又是趕集的日子,她身體現在幾乎已經沒什麽問題了,自己完全能走去鎮子上。

加上這端午也快到了,元氏要去買些糯米回來包粽子,周梨便一起去。時下地裏的豆角辣椒茄子都不錯,也是摘了滿滿一背簍,往鎮子上去。

都知道周秀珠那婆婆是什麽德性,所以以往她們空手是不去姐姐家的,這幾個月裏,也就上次聽說姐姐身體不好,抱了只小母雞來看過一次罷了。

如何地裏大豐收,便給周秀珠送去。

趕集天,桶油鋪子裏人也多,但不見她姐夫許二德,而是許家大哥夫妻在忙,見了周梨和元氏,只說周秀珠在忙。

兩人道謝,以為是在忙端午事宜,只從旁邊的小側門直徑往後院去。

這鋪面連帶著後院,都是當初周老大贊助女婿開起來的,就希望大女兒能過上好日子。

可周秀珠是個沒主意的人,和元氏一樣是軟性子,偏上遇著了許老太這樣尖酸刻薄兩面三刀的婆婆。

早前周老大身體還算好,手裏還有錢時,許老太對周秀珠那叫一個好,好似親閨女一般。

也正是如此,周老大才被蒙了眼,出錢給他們盤了這鋪子,讓他們一家子都從岔河寨搬到了鎮子上。

後來周老大身體不行了,錢也沒什麽了,許老太也就露出了本來的面目。周老大悔不當初,不過見女婿對女兒還算好,兩人又有了孩子,便只能作罷,盼著往後許老太能有幾分良心。

這會兒周梨和元氏進了小側門,穿過這狹長的小巷子,還沒進院子就見到五歲多的許青苗將一歲的小樹背在背上,正在水井旁打水,一旁的木盆裏堆了不少衣裳,一看就是成年人的。

周梨一見著光景,生怕許青苗連帶著小樹被水桶給帶到井裏,奪步上前給拉住繩子,“你娘呢?怎叫你打水?這麽危險。”

許青苗小臉上滿是汗水,見著周梨止不住滿臉的歡喜,“小姨。”又喊了元氏一聲小姨婆。

這才回著周梨:“奶說家裏不養閑人,鎮子外面新開了個燒磚窯,娘和爹去幹活了,我也要給小叔洗衣裳,不然不能吃飯。”

五歲的孩子,想什麽就說什麽。又整日關在院子裏,沒見過什麽世面,只曉得周梨是親人,也沒個防備。

周梨聽得這話,一時火冒三丈,她曉得姐姐在許家日子過得不如意,所以極少來打擾,就是避免給姐姐造成不便。

可哪裏曉得,姐姐這日子過得已經艱難到這地步了?

連元氏也氣得不行,朝周梨說道:“這桶油鋪子,是你爹開給你姐的。”可是說完後,她又覺得無力。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周秀珠如今是許家的媳婦,她若是親娘還好,能說上一兩句,可偏自己又是個後娘,只能急得紅了眼睛。

可周梨才不會這樣想,她壓住心中的火氣,又怕元氏忍不住哭起來反而嚇著侄女兒侄兒,只示意元氏一眼,“元姨,你先把背簍放下來,我問青苗幾句話。”

這才朝許青苗問道:“要幹活,怎麽不叫你爹娘在鋪子裏幫忙?”

許青苗想著偷偷聽來的話,想告訴小姨,但又怕叫祖母聽到,回頭挨打,便朝裏頭望了望,見著她祖母沒出來,才湊到周梨身邊小聲說道:“奶說爹娘笨,沒大伯大伯娘聰明,只能幹苦力。”

周梨聽了,氣得冷笑一聲,“鋪子是我爹出的銀子,契約上有名有據,就是虧了那也輪不到旁人來操心。”

一面起身朝屋子裏看去,她知道許老太在家,不過就是嫌棄她們是窮親戚,不想來往,故意裝著不在家罷了。

她本來想讓元氏將帶來的菜都帶走,一片葉子也不給留,但轉頭想了想,還是作罷。不過回頭只連盆帶衣裳,直接給扔了井裏,牽起許青苗,“你帶我去找你爹娘。”

許青苗完全被周梨的舉動嚇傻了,現在只有一個念頭,小叔和奶奶肯定要揍自己。所以她也怕挨打,想都沒想,就跟周梨走了。

在屋子裏等了半天不見動靜的許老太出來,只見孫子孫女沒了影子,小兒子的衣裳和盆也不見,倒是廚房外的墻邊堆滿了不少新鮮的茄子青瓜,臉色這才好看些,“算有幾分眼力勁,曉得空手不登門。”

只是心裏還納悶,盆哪裏去了?

還以為剛才周梨扔衣裳和盆的聲音,是水桶掉井裏了,所以壓根沒往井裏去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