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極品一家人(十三) 二更

私塾的老秀才和宋辰也是老熟人了, 從未有一個學生像原身一樣,在私塾裏一待就是十幾年。

所以多金的入學十分順利,老秀才看著四歲就啟蒙的多金, 只擔心他的入學時間比他爹更早, 會不會打破他爹創下的最長啟蒙生的記錄。

不過既然已經準備送兒子去念書,似乎也該給孩子取個好聽點的名字了,以前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一大家子都沒有多想,只覺得小孩子的名字寓意好就行了,男孩叫多金,將來金玉滿堂, 女孩叫多寶,將來有用不完的金銀珠寶, 也可以寓意將來被很多人如珠如寶的寵著。

鄉下地方,這樣的名字已經很體面了,可既然準備走科舉之道, 多金這個名字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畢竟讀書人,總該如同清風高潔, 不喜金銀俗物才對。

故事中, 多金和多寶最後改名為朱文和朱舞,難道現在要改名為宋文和宋舞?

宋辰正思考著從私塾離開的時候, 又撞見了帶著薄薄的面紗, 從隔壁屋子裏出來的陌顧氏。

作為一個名義上的寡婦, 顧清鴛極少出門, 平日裏也不愛和村裏人交流, 家裏需要采買或者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 更多由陳婆子這個仆婦出來與人接洽。

大豐村沒有窮到吃不起飯的人家,但也沒有一戶富戶。

像村長宋富貴家這樣,撇去孩子多這一點,擁有二十多畝地,家中有牛,有數十間磚瓦房,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男人耕種,女人操持內務,壓根不會買個仆役回來伺候。

因此帶著陳婆子出現在大豐村的寡婦娘倆,著實引起過村裏人一陣討論。

陌顧氏在大豐村住下,她的戶籍、路引宋富貴全都查閱過並登記在大豐村的賬籍上,既然宋富貴能讓她在這兒住下,說明她的來歷沒有問題,確實是喪夫帶一女的寡婦,而不是什麽奔逃出來的花樓娘子或是誰家犯了錯被攆出來的小妾丫鬟,除非她身後的人能幫她掩蓋身份,制造以假亂真的戶籍證明。

這類人對於大豐村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太遙遠,他們大多相信陳婆子說的話,覺得這是一對失了夫婿父親的可憐母女,被夫家趕了出來,她寡婦失業,回娘家又被嫂子不喜,幹脆找一個偏遠清凈的地方撫養女兒長大。

因為小寡婦也曾是京都小戶人家的嬌小姐,出嫁的時候有一份不錯的嫁妝,現在還略有薄產,所以才有錢買一個婆子照顧自己。

如此可憐的來歷,大部分人都不忍心再編排她,當然,總有那麽一小部分人,還是喜歡議論這個貌美嬌柔的小寡婦。

特別是一些遊手好閑的光棍和喪妻的鰥夫,總愛在這附近遊蕩,似乎想和這個有點家產又貌美的小寡婦發生點什麽。

但因為大豐村的風氣總體比較好,那些人有心無膽,加上顧清鴛租住在私塾邊上,老秀才家就在這兒,當下百姓對讀書人都比較尊重,也不敢在老秀才的眼皮子底下,調戲、羞辱小寡婦。

即便有了種種保障,為了少惹是非,顧清鴛還是極少出門。

或許是世界的意志很難轉移,因為原身和她之間的糾纏,倒讓宋辰在她難得出門的時候,和她遇上了。

先是撞見年幼的小女主,又撞見女主她娘,真是該死的緣分了。

不愧是未來女主的親娘,顧清鴛的身型清瘦,卻很有一股嫵媚風流的姿態,是種帶著病弱的嬌媚,薄薄的面紗遮住了下半張臉,只露出一雙顧盼生憐的眼眸,總是水濛濛的,好像有很多憂愁一樣。

大抵天下大多數男人都抵擋不住這樣像菟絲花,沒有自己這棵大樹做依靠就活不下去的女子。

宋辰恰好就是那個例外,郎心似鐵。

他也是菟絲花來著。

與宋辰擦肩而過的顧清鴛也看見了他,眼神中有些驚嘆。

別看顧清鴛不怎麽出門,通過陳婆子和女兒的講述,她對這個村子裏的人也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此之前,她也和宋辰有過兩面之緣。

她知道這人是村長唯一的侄子,他們一家在村子裏的口碑都很差,兩次見面,一次是她院兒裏曬著的手絹被風吹到了隔壁的書塾,宋辰拾到手帕,敲響院門後交給了陳婆子,透過打開的門縫,他們有了第一次見面,另一次見面,是在鎮上,她艱難地從一堆劣質的胭脂水粉中,勉強挑出一些可用的,從鋪子裏出來的時候,正巧撞見從斜對面書局出來的宋辰。

這兩次碰面,基本沒在顧清鴛心中留下什麽波瀾。

一個鄉野農夫,念過十多年書,卻連個童生都沒有考上,這樣的男子,以往從來不會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宋辰此人,頂多就是比那些更卑賤的農戶好上一些罷了。

但今天有點不太一樣,只是擦肩而過的那一眼,顧清鴛心中就閃過了一句詩歌,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