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翡翠的歷史(第2/4頁)

她以後想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還是希望能擴充這方面的知識。

這時候旁邊恰好有一位工作人員,葉鳴弦便禮貌地向對方請教,那工作人員看了眼,有些茫然,顯然他不懂。

葉鳴弦見此,便問:“請問這塊展區的負責同志在不在?”

他這麽問的時候,那邊正好走過來一個中山裝,四十多歲,見到他,疑惑:“你們有什麽事嗎?”

葉鳴弦道:“你好,我姓葉,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今天我們過來這裏參觀展覽的寶玉石,有一個疑惑,想請教下。”

葉鳴弦生得儒雅,書卷氣十足,一看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對方顯然很有好感。

那中山裝便微頷首:“你說。”

葉鳴弦介紹孟硯青:“這是我朋友,姓孟,她對於翡翠在中國的歷史有些疑惑。”

孟硯青這才笑道:“剛才看到翡翠在中國歷史的介紹,提到翡翠在中國古代已經存在了,我想請教下,這說法起源自哪裏,可有什麽佐證?”

那中山裝一聽便笑了,他看著孟硯青,道:“這個很簡單,你問我,算是問著了,其實不用說太多,中國古詩詞中就有佐證。”

孟硯青:“恭請賜教。”

他背著手,慢悠悠地道:“遠的不說了,就說唐朝時候,就有令狐楚《遠別離》中有一句,叫做‘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簪’,這翡翠簪,就是用翡翠雕成的簪子了。”

這時候,一旁已經有一些參觀者都好奇地看過來,中山裝見此,便幹脆讓大家站一邊,他好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孟硯青聽著,卻是疑惑:“這翡翠簪是指用翡翠做成的簪子?”

中山裝:“那是自然,不然呢?”

孟硯青:“可有什麽其它旁證?除了這詩句外,有相關記載嗎?”

中山裝聽這話,打量了孟硯青一眼,才道:“我們既然這麽說,那就是翡翠簪了,不然呢,你覺得能是什麽?這是我們考證出來的,翡翠在我們中國的歷史!”

說著,他望向葉鳴弦,搖頭嘆道:“這女同志年紀小,好奇心強,這是有求知精神,不過小姑娘這懷疑的勁兒也太大了,你啊,回去多讀讀書,那些唐詩宋詞,全都研究一遍,你就明白了,詩詞中出現翡翠的也不是這一處了。”

他這一說,大家全都笑起來,顯然都覺得這小姑娘年紀不大,竟然質疑專家的意思,有些過於不懂事了。

葉鳴弦從旁微蹙眉,不過並沒說什麽,他只是望向孟硯青。

一時就有人贊同:“看來唐朝已經盛行翡翠簪了。”

中山裝繼續道:“這位小孟同志,你知道洛神賦吧?”

孟硯青頷首:“倒是知道。”

中山裝笑道:“洛神賦中也有詩提到,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從這句我們可以推斷,三國時候我們中國就有翡翠了!”

他這麽說著的時候,旁邊一個戴眼鏡的老者連連頷首:“國外有些學者大放厥詞,說在十八世紀之前,我們中國人並不知道硬玉,這可是大錯特錯!”

周圍人聽著,自都連連稱是。

中山裝望向孟硯青,背著手教育道:“現在你懂了吧,翡翠,咱們中國老早就有了,早就寫在咱們的古詩詞裏了!”

孟硯青道:“敢問同志貴姓?”

中山裝:“我姓胡,目前在地質學院擔任教學工作,這次的寶玉石陳列展,我是負責人之一。”

眾人聽著,自然贊嘆,紛紛表示了敬意。

孟硯青笑道:“那敢問,這翡翠在中國古代的考證,並沒有出現過任何實物,只是出現在詩詞中,是不是?”

那胡同志聽聞,道:“那是自然,不過這種金貴的物件,沒發現也正常。”

孟硯青卻道:“可是據我所知,在《說文》中,翡字,為赤羽雀,出郁林,從羽,雄赤曰翡,雌青曰翠,因為這種鳥的羽毛非常艷麗,所以一直作為裝飾品存在,就是清朝時候,宮廷中依然有翡翠鳥的飾品。”

胡同志聽得擰眉。

周圍人等也都疑惑地看向孟硯青。

孟硯青便繼續道:“其實仔細想想,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簪,這真的是翡翠做的簪子嗎,從對仗工整的角度來說,有沒有可能,這是繡著鴛鴦的鞋子,刻著翡翠鳥的簪子?而前面的玳織和金裝,才是這兩個物件的材質?”

她這一說,在場眾人紛紛皺眉細想:“說得也對,玳織鴛鴦履,前兩個字是說材質,裝飾了玳瑁,所以這是裝飾了玳瑁繡了鴛鴦的鞋,那這麽說,要求對仗工整,翡翠簪就得是繡了翡翠的簪子才對!”

孟硯青繼續道:“同樣,南北朝時詩人的《詠落梅》中說,‘用持插雲髻。翡翠比光輝’,這裏的翡翠,如果是翡翠玉石制品,翡翠以綠色為佳,為什麽和梅花比光輝的竟然是一件綠玉石,這根本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