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德四年,冬月十五(第2/3頁)

侍婢情願自己被處死,也不想讓她的家人被府上的女官和屬官拿捏。

那是真的吃人不吐骨頭。

侍婢閉著眼睛,顫顫巍巍的等待了許久,也不見自家殿下發話,心頭一跳,難道殿下要親自動手?

剛準備睜開眼瞧一瞧,就聽李元吉語氣無奈的嘀咕,“我在自己府上,還不能自在點,簡直了……”

李元吉拉上衣領,對侍婢擺擺手,“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傳令吧。”

侍婢見李元吉拉好了衣領,還沒怪罪她,如蒙大赦,趕忙應允了一聲,倒退著離開了正殿。

出了殿門以後,侍婢才意識到,自家殿下似乎……不一樣了,似乎變仁慈了?

難道是心裏有喜事,所以變仁慈了?

李元吉在侍婢走後,皺起眉頭。

侍婢的反應他盡收眼底,齊王府的情況,他通過前身的記憶也有所了解。

前身自己殘暴也就算了,還縱容自己的屬官、親信,跟著自己一起為非作歹、殺人放火。

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比前身還兇殘,前身非但不管,反而很樂意為他們背惡名。

在他們的努力下,齊王府內的人,以及齊王府外的人,畏懼前身,如同畏懼蛇蠍。

“這麽幹可不行,遲早會被人下毒,或者放冷箭啊。即便是從李世民手裏逃過一劫,也避免不了橫死的下場。”

李元吉沉吟著,對著殿外招呼一聲,“謝叔方?!”

殿外一個二十一歲,面容俊朗,身著皮甲,腰挎橫刀的青年,匆匆走進殿內,單膝跪在李吉面前。

“殿下吩咐!”

謝叔方身上看不到半點銳氣,反而沉穩的像個中年人。

謝叔方十七歲從戎,已經有四年從戎經歷了。

謝叔方也算是名門之後,祖上出過名將、大詩人,前隋的時候,家道中落,跟著父親和兩個兄長在長安城內討生活。

李淵攻奪長安城的時候,他的父兄皆慘死在大戰中。

不過不是李唐的兵馬殺了他的父兄,而是長安城內的前隋亂卒,搶奪他家錢財的時候殺了他父兄。

李淵攻占長安城以後,前身奉命清理長安城內的街道,碰見了他,他正在跟三個大漢爭奪一張胡餅。

他在跟大漢纏鬥的時候所表現出的兇狠,深得前身賞識。

前身就將他納入了府中做了一個侍從。

歷史上,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候,他是齊王府內唯一一個領著兵去馳援前身的人。

在得知前身被李世民所殺以後,配合著薛氏兄弟,宰了李世民麾下兩員大將,為前身報仇。

雖說他後來也做了李世民的官,但他對前身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李元吉覺得,他大概是齊王府內唯一一個忠勇之士,所以對他頗具善意,“聽說府上的女官和屬官,在宮外置辦了不少家產,你去幫我查一查,看看這些家產是怎麽來的。”

謝叔方一愣,不解的看向李元吉。

李元吉笑問,“有問題?”

謝叔方遲疑道:“臣不擅查訪,而且臣一個人也查不了這麽多人的消息。”

謝叔方從戎四載,跟著前身也混了不少功勞,如今官拜齊王帳內府執仗親事,正八品上。

所以在李元吉面前可以自稱一聲臣。

李元吉笑道:“你是怕得罪人,還是擔心我濫殺無辜?”

謝叔方的能力,李元吉可比前身清楚。

前身只知道謝叔方習武有天賦,是個武將胚子,李元吉卻知道,謝叔方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胚子。

歷史上謝叔方可是活到了李治登基的時候,官至洪廣二州都督,正三品,文治政績相當突出,百姓們贊其‘如事嚴父’。

他現在雖然沒有展露文治方面的天賦,可查幾個不知道收斂的酒囊飯袋,還不是問題。

謝叔方明顯是摸不準他的脈,不知道他要做什麽,所以才借故推脫。

“剛才的事情,你在殿門口也聽到了。你說府上那些人到底有多過分,才會逼的一個侍婢,情願冒犯我,被我殺死,也不願意犯錯以後落到他們手裏?

連我身邊的侍婢都得畏懼他們,那我以後是不是也得畏懼他們?”

李元吉收起笑臉,質問。

他不好直接告訴謝叔方,他要清理府上的奸佞,他只能以前身的處事方式給謝叔方一個答案。

謝叔方聽到李元吉的話,瞬間明白了府上的那些人應該是觸碰到自家殿下底線,才會被自家殿下惦記上。

自家殿下只吩咐他查訪,並沒有讓他直接抓人,那就說明自家殿下並沒有牽連無辜的心思。

當即,謝叔方抱拳,道:“臣領命!臣需要一些人手配合。”

李元吉滿意的點點頭,道:“府上的人手,你覺得信得過的,可以隨意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