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各懷心思(第2/2頁)

李世民目光深沉的道:“劉黑闥在河北鬧的很兇,已經快要攻克竇建德所有的舊地了。叔父不是他的對手,李世勣也不是他的對手。

一但劉黑闥攻克了竇建德所有舊地,勢必會成為我大唐的第一勁敵。

能征平劉黑闥的,唯有我。

父親一定會派遣我出征,到時候我會請父親兌現前兩次出征的時候,承諾給我的太子之位。

父親要是不給,我就拒不出兵。”

李世民這話說的相當自信。

長孫觀音婢並沒有反駁。

因為李世民說的是實話。

大唐如今能打的猛士,不是在李世民帳下,就是在李孝恭麾下,李孝恭如今在西南招降諸夷,根本不可能分身去河北。

李淵要征平劉黑闥,只能派遣李世民去。

也唯有派李世民去才最穩妥。

派其他人去的話,勝負恐怕在三七之間,大唐三,劉黑闥七。

派李建成去的話,勝負倒是能五五開。

李建成不僅會安邦興國,也能開疆拓土。

在謀略上雖然比不上李世民,但比大部分人要強。

李建成的太子身份,也能幫他吸引不少猛士投效,再從天策府調遣一些聽用,跟劉黑闥打成平手應該不成問題。

問題是,李建成一但去了戰場,就沒人幫前方作戰的將士們籌措糧草了。

大唐從建立的那一刻起,征戰就沒停過。

而大唐如今治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六十萬戶,刨去親王、郡王、國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的封戶外,能為大唐納糧的百姓也就一百二三十萬戶。

一百三十萬戶人口,有多少人?

大概就是後世魔都的三分之一。

一百二三十萬戶的百姓納的糧食,不僅要為百官發俸祿,還要供養十數萬,甚至數十萬的大軍在外常年廝殺,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李建成在幫助李淵處理政務的時候,所作的事情,就是將這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李建成得想盡辦法從大唐的每一個角落摳出每一粒糧食,確保大軍在外不會餓著肚子,也得確保不過度的盤剝百姓。

李建成到目前為止做得極好,既沒有讓前方的將士餓著肚子,也沒有過度的盤剝百姓激起民變。

李建成在這件事情上的位置,無人能夠取代。

能幫李建成去做這件事情的只有李淵和李世民,問題是他們心裏都很清楚,他們上的話,肯定做的沒有李建成好。

所以在大唐陳兵西南、河北兩處的情況下,李淵根本不可能派遣李建成領兵出征。

李世民是唯一的選擇。

這也是李世民堅定的說唯有他才能平定劉黑闥的原因。

大唐也不是沒有人能取代李世民,像是李孝恭的副手李靖、老將屈突通等等,皆能代替李世民領兵出征。

但問題是,李淵是造反起家的,對兵權看的極嚴,他信不過所有外人。

所以在武德一朝,領兵出征的主帥,不是宗親,就是李淵的兒子。

就在李世民想好了如何逼李淵一把的時候,李元吉才回到武德殿。

雖然李元吉比李世民早一步出了兩儀殿,但兩儀殿到承慶殿的路程,遠比到武德殿要近。

所以李元吉是先發後至。

回到武德殿,武德殿前殿和正殿依舊燈火通明,寢殿僅有一盞盞宮燈亮著。

李元吉並沒有去寢殿,而是皺著眉頭到了武德殿正殿。

謝叔方守在正殿門口,見到李元吉以後,趕忙迎上前。

“殿下,您吩咐臣查的東西,臣已經查好了。”

謝叔方在完成了李元吉交代的任務以後,第一時間趕到李吉身邊向立李元吉稟報。

但李元吉現在無心搭理府上的那些蛀蟲,在謝叔方迎上前以後,李元吉下意識的道:“你怎麽還不去睡?”

謝叔方一下就懵了。

李元吉卻沒有搭理謝叔方,邁步走進了正殿。

謝叔方看出了李元吉似乎心情不好,所以沒敢追上去招惹李元吉,他只能將查到的東西收起來,等到明日再稟報李元吉。

李元吉走到了正殿內的長幾後坐下,脫掉了大氅以後,皺著眉頭思量了起來。

今日去兩儀殿面見李淵,並沒有露出什麽破綻,算是圓滿的應付過去了尹阿鼠的事情,但是臨走的時候,裴寂一句話,讓他又驚又怒。

他已經決定了跳出樊籠,做一個瀟灑自在的王爺,但裴寂一句話,令他又在樊籠裏深陷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