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一手準備,兩個戰略目的(第2/3頁)

李元吉追問道:“還有呢?”

任瑰指了指四方,道:“往關中四個門戶處按插自己的人手,斷絕各地兵馬在長安城內出現動蕩的時候,進入關中的可能。”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關中四大門戶,說的是關中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四個緊要的關口。

分別是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

只要守住這四個大門戶,外面的兵馬想入關中就很困難。

這也是關中屢屢被選為都城所在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歷朝歷代定都關中的皇帝們眼中看來,關中群山環繞,又有四大險關,易守難攻,只要守住這四大門戶,即便是天下大亂,賊人想要攻入關中也很難。

想法絕對是一個好想法。

可是從歷朝歷代的變遷史上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在關中定都的朝代,借著關中四關達成了這種戰略目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們在定都關中的時候,小遜了後世子孫們的腐敗能力,也高看了後世子孫們手底下將士們的戰鬥力。

在他們看來,後世的子孫們即便是再不堪,占據著如此要地,只要隨便派遣出去幾個稍微能打一點的將軍,也能守住關中。

但是在他們的子孫們看來,關中四關真的沒啥用,他們即便是將最厲害的將軍、最寵信的臣子派去鎮守四關,也還是會敗。

所以啊,定都關中的皇帝們想法是好的,可惜他們有點高看了他們的子孫。

在他們看來隨隨便便就能守住的關中四關,在他們的子孫眼力,先祖帶著一眾開國功臣們復生,也未必守得住。

不過,大唐如今是開國之初,李世民手底下絕大多數又在開國功臣之列。

在李世民眼裏,守住關中四關,斷絕關中和各地的往來,應該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在決定動用兵馬去奪取太子之位的時候,肯定不會忘記將關中四關中的其中三關掌控在手中。

剩下的一關就是函谷關。

函谷關自東漢以後,其作用已經逐漸的被潼關取代。

所以李世民要掌控關中東門戶的話,只會對潼關下手,不會對函谷關下手。

無論是任瑰提到的在太極宮按插人,還是暗中掌握關中四關,其實李元吉早有預料,暗中也做了不少布置,所以沒有什麽好意外的。

只不過李元吉之所以能料到這些事情,也是結合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分析出來的,占了不少先知先覺的優勢。

任瑰能僅憑著現有的信息分析出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

畢竟,除了任瑰,以及李世民和李世民手底下的一部分知情人員外,其他的人絕大多數還是兩眼一抹黑。

尤其是李建成和李建成手底下的那些人,到現在恐怕還沒有弄清楚李世民會如何反擊,李世民會如何布局,李世民會如何一步一步的算計他們。

所以這麽來看的話,任瑰的頭腦以及分析能力,已經遠超李建成手底下的那群人了,也遠超了絕大多數人。

如此人才,李建成不用也就罷了,也不殺,還放任他自流。

李建成也不知道是盲目的自大,還是覺得他手底下的那幫子親戚,以及那幾個沒見過什麽大陣仗的武臣,真的能幫他成事。

想到此處,李元吉又一次的在心裏鄙夷起了李建成。

鄙夷之余,李元吉瞥著任瑰又問道:“還有呢?”

任瑰所說的一切他都已經知道了,他希望從任瑰口中了解一下他不知道的,也希望任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

任瑰聽到李元吉的問話,明顯的愣了一下,眼珠子微微瞪了一下,很快又恢復了原狀。

他強忍著心中的震驚,試探的問道:“臣所說的一切,殿下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李元吉也沒有隱瞞,點著頭笑道:“你以為我真像是外界傳聞的那般沒腦子嗎?你看我們兄弟姊妹當中,有沒腦子的人嗎?”

這個理由就很強大。

在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皆不俗的情況下。

這話的可信度就極高。

任瑰幾乎沒有任何懷疑的就信了,他欣喜的道:“如此說來,殿下一向都在藏拙?”

李元吉瞥了任瑰一眼,不鹹不淡的道:“不藏拙又能怎麽樣,跟我大哥和二哥一較長短嗎?你覺得我大哥和二哥要是合起夥來對付我,我是他們的對手嗎?”

任瑰一愣,苦笑道:“那倒也是。”

就李建成那個嫡長子的身份,再加上李世民那一身的能耐,以及那一府的人才,合起夥來對付李元吉的話,李元吉確實得趴。

別說是李元吉了,就算是李淵對上了,也得低頭。

形勢比人強,該藏拙就得藏拙,這不是慫,也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