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任瑰的智慧(第3/4頁)

畢竟,秦王殿下再強,也只是個臣。

在君臣大義尚存的情況下,以臣欺君,會引發眾怒的。

一旦大位已定,那些搖擺不定的人就會堅定的站在太子殿下身邊。

有這些人相助,在加上太子殿下自身的力量,以及您的幫襯,絕對能應付得了秦王殿下的謀劃。”

李元吉緩緩的點著頭道:“如此一來,就是我和我大哥制衡著我二哥,又和我二哥制衡著我大哥。”

任瑰點著頭道:“太子殿下也會借著您去制衡秦王殿下,借著秦王殿下制衡您的。”

李元吉感慨著道:“君弱臣強,三方制衡。那我們兄弟三人怕是要鬥一輩子啊。”

任瑰苦笑著道:“殿下既然不想爭奪大位,又不想受制於人,那就只能如此了。再說了,如果真的形成這種局面的話,最危險的應該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才對。

畢竟,你們兄弟三人再鬧,也不好輕易的對對方下死手。

但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成了你們互相爭鬥的棋子了。”

李元吉一拍案幾,道:“先這麽謀劃著吧。等到以後要是出現了什麽變化,我們再做調整。”

任瑰緩緩點頭。

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萬一李建成再次對李世民下殺手,並且成功的弄死了李世民。

那他們就不用想這麽多了。

直接可以號召一眾跟李建成不對付的文武去逼宮,逼迫李淵廢了李建成。

然後擁護李元吉坐上太子之位。

李建成此前毒害李世民,之所以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波,除了有李淵給他洗地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李世民沒有性命之憂。

李世民要是真的被毒死了,首先李建成麾下的李綱、裴矩等一眾人就饒不了李建成。

說什麽也會咆哮朝廷,逼李淵廢了李建成。

李綱、裴矩等一眾人之所以支持著李建成,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投靠了李建成,也不是因為他們想從李建成身上賺一個從龍之功。

而是因為李建成身負著大義。

人家從頭到尾支撐的都不是李建成,而是李建成身負的大義,以及傳承了許多年的嫡長子繼承制度。

如果李建成親手雜碎了自己身上的大義,那麽李綱、裴矩等一眾人會毫不猶豫的舍棄他。

人家之所以不用站隊,之所以如此硬氣。

是因為人家是真的憑本事、憑年齡、憑資歷吃飯的。

只要帝位上坐的不是蠻子,就算是天天改朝換代,人家依然能身居高位。

人家不需要李建成賞飯吃,自然不用慣著李建成。

“所以陜東道和都畿道的兵馬到底該怎麽應對?”

李元吉跟任瑰聊了半天了,愣是沒料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明明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討論的是這個問題。

任瑰撫摸著長須,笑呵呵的道:“殿下身為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自然是整頓河北道之兵,以備不時之需。”

李世民能借陜東道和都畿道的兵馬謀劃長安,李元吉自然也能皆河北道的兵馬謀劃陜東道和都畿道。

李世民只要敢從東邊捅長安一刀,李元吉也能從河北道捅李世民一刀。

反正李世民的人在長安以東,李元吉的人又在李世民的人以東。

而李元吉的人以東,是大海。

所以李元吉以河北道的兵馬算計上李世民的話,李世民得腹背受敵,而李元吉只需要全心全意應付李世民就足夠了。

李元吉聽到任瑰的話,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雖然任瑰的話,依然沒出他所料,甚至跟他一年前向李淵討要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的時候所想到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

但他還是很滿意任瑰給出的這個答案。

準確的說是他對任瑰這個人很滿意。

他耗費了不少時間才想出來的想法,任瑰僅僅是在跟他攀談的時候隨口就說出來了。

足可見任瑰的才智有多高、心思有多機敏。

這樣的人讓去鎮守徐州,純粹是浪費。

再次在心裏鄙夷了一番李建成眼瞎以後,李元吉笑著對任瑰道:“那就這麽辦,隨後河北道過來的兵事文書,我會謄抄一部分派人給你送過去。

一些緊要的,你可以到我這裏來看。

有什麽需要調整的,有什麽需要準備的,你可以告訴我,我會轉達給李靖和羅士信的。”

說到此處,李元吉頓了一下,又樂呵呵的道:“當然了,一些在你這位河北道大行台右仆射職權範圍內的,你可以直接向他們傳達,只需要謄抄一份具體的文書給我送過來即可。”

任瑰聽到這話,趕忙起身,躬身道:“多謝殿下信賴,臣一定會不遺余力的幫助殿下達成心中所想的。”

李元吉點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