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何不食肉糜(第2/2頁)

也正是因為有他這麽個例子,所以後世的帝王們非常重視體驗民間疾苦這種事情。

開國之初的開國帝王們,會在京畿腳下劃撥一大片皇莊,然後歷任帝王們到了播種、收割的季節,會帶著群臣們一起播種、收割。

大唐就有這麽一片皇莊。

如今是內侍省的人在伺候,等到過幾日,李淵應該就會下旨讓百官們跟他一起去下地幹活了。

這種事情,李元吉以往並不喜歡參與,因為他覺得這有點形式主義了,但今年,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參與一下的。

不然,下次在那個重要場合,薛萬徹要是再來這麽一句,那他的臉可就丟盡了。

李元吉帶著馬三寶、薛氏兄弟,在田間地頭待了好一陣子,然後才動身趕往了長安城。

到了長安城內以後,李元吉並沒有著急去曲池,而是先跟著馬三寶去了一趟大理寺。

到大理寺的時候,正趕上大理寺點卯,聽說李元吉要見謀反的侵犯,大理寺少卿還唧唧歪歪的,被李元吉抽了一鞭子以後,乖乖的讓人將李元吉領到了大理寺大牢。

大牢的門戶很低,必須彎著腰才能通過。

進去以後,拐過三道低矮的門戶,才到了大牢裏面。

大牢的門戶之所以修的如此反人類,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犯人暴動、逃跑。

試想想,四周全是銅墻鐵壁,出去的道路只有三道只能容一人通過的低矮的門戶,犯人即便是暴動、逃跑,一時半會兒又能跑出去多少?

恐怕沒跑出去幾個,鎮守在四周的兵馬就趕過來了。

大牢裏的環境出乎李元吉預料的好,犯人們不僅有一丈長、四尺寬,三面磚墻,一面木柵欄的牢房住,牢房裏還有火炕,還有幹凈的被褥。

除此之外,牢房外還有犯人們曬太陽、活動的地方。

牢房內外的衛生也很幹凈,跟李元吉想想中的臟亂差完全是兩碼事,除了放馬桶的地方臟亂一些,還有異味外,剩下的地方雖然談不上一塵不染,但也沒有達到臟亂差的地步,也沒有什麽異味。

李元吉仔細想了想,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對於牢房的主事而言,牢房裏的犯人們,全部都是免費勞動力。

在他們沒有被發配,沒有被砍頭前,牢房的主事可以讓他們做任何事。

收拾衛生,只能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不是大理寺牢房內關押的全是重犯,且大唐沒有利用犯人們創收的相關規定的話,那麽這些犯人們恐怕早就被利用上了。

不過,依照大唐相關的律法,即便是一切條件都滿足,各地的衙門也不會利用犯人為大唐創收。

因為相比起讓犯人們在大牢裏為大唐創收,大唐更喜歡讓他們去戍邊,去開拓苦寒之地。

所以,在大唐利用犯人們創收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會實現的。

李仲文由於是重刑犯中的重刑犯,所以住在個四面皆是磚墻的單獨牢房裏,門口還有兩個獄卒守,看身上的衣服穿戴的並不整齊,且站在那兒一副拘束的樣子,顯然是剛安排的。

目的嘛,自然是為了應付李元吉的巡視。

雖說李元吉不是沖著監察大理寺的工作來的,但要是看到了看不順眼的地方,給李淵遞一本,又或者私底下跟李淵見面的時候,給李淵提一嘴,也夠大理寺的人喝一壺的。

李元吉吩咐人打開了牢門,看到了正在吃雞的李仲文。

狗日的雖然在坐牢,而且還是因為謀反罪坐的牢,但是在牢裏的待遇是真的好。

不僅住著單間,還有上等的涼席,做工精良的胡床、蒲扇等物用著。

夥食也很好。

有雞有羊肉,還有一壺酒。

“不錯啊,小日子過的挺滋潤的啊。”

李元吉盯著李仲文,嘲諷的說道。

李仲文趕忙放下了手裏的雞,又從嘴裏扯出了半個雞屁股,把油乎乎的手在衣服上擦拭了一下,倉促的施禮道:“罪臣李仲文,參見齊王殿下……”

李元吉掃了李仲文一眼,沒跟李仲文說話,而是沖著守在門外的大理寺少卿和牢房的主事道:“誰讓你們給他上酒上肉的,不知道他是個反賊嗎?”

大理寺少卿和牢房主事聽出了李元吉語氣中的不善,兩個人對視了一眼,沒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