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2/2頁)

李元吉瞥了唐儉一眼,沒有急著開口,而是帶著唐儉往昭德殿走去。

走了數十步以後,在唐儉謹小慎微的神情中道:“你為什麽會這麽認為?”

唐儉陪著笑臉拱了拱手道:“殿下若是適應這種飲宴,在飲宴過後應該是紅光滿面才對,而不是滿臉疲倦。

這種神情,也只有在應付完自己並不適應的飲宴以後才會出現。”

李元吉背負起雙手,淡然笑道:“你很聰明,但這種話可不興亂說。我和魏徵等人飲宴,喝的是要多開心有多開心,又怎麽會不適應呢?”

唐儉聞言,毫不猶豫的賠罪道:“是臣妄言了,還請殿下恕罪。”

這種事,可以看明白,但不能說明白。

說明白了,容易得罪人。

唐儉顯然明白這個道理。

李元吉對唐儉的反應也很滿意,“你為我大唐在域外奔走多年,可以說是勞苦功高,我此番召你入宮,就是想問問你想要什麽賞賜。”

唐儉趕忙道:“臣食大唐之祿,自當為大唐分憂,不敢鞠躬,更不敢奢望什麽賞賜。”

李元吉笑道:“有功勞就是有功勞,不必謙虛。賞賜也是你應得的,畢竟,你為我大唐在域外奔走多年,染了一身邪氣,若非長安杏廬裏的先生們妙手,你恐怕要折損不少壽數。

所以給你的賞賜,也是給你的補償。”

唐儉遲疑了一下,苦笑道:“殿下的這個賞賜,恐怕不好拿吧?”

李元吉呵呵呵笑了,聰明人就是聰明人,聞弦知雅意,你不用把話說的太明白,他就知道你在說什麽,並且會提前幫你把你想說的話說出來。

李元吉笑過以後,對唐儉道:“請你走一趟突地稽部如何?”

唐儉愣了愣,不解的盯著李元吉。

殺雞焉用牛刀啊?!

讓他一個在域外各個邦國之間奔走的人,去一個只有一兩千帳人的小部族奔走,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不是他看不起突地稽部,是突地稽部所有人加起來,都不夠跟他鬥心眼的。

“怎麽,不願意去?”

李元吉盯著唐儉問。

唐儉遲疑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只是一個突地稽部而已,用得著臣親自走一趟嗎?”

李元吉愣了一下,失笑道:“我是該說你盲目自大呢,還是該說你藝高人膽大呢,你居然看不上突地稽部?”

唐儉苦笑著沒說話。

那是看不上嗎?

那是根本不用往眼裏放。

突厥一兩萬帳人的大部族,他都能應付的遊刃有余,就突地稽部那一兩千帳的人,都不夠他傷腦筋的。

他不是盲目自大,他是真的藝高人膽大。

面對這種人,李元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加擔子。

人家都主動提出任務不夠艱難了,你要是不給人家加加擔子,那不是折辱了人才了嗎?

“唐儉啊,此次讓你去突地稽部,可不僅僅是為了突地稽部,還有突地稽部外的其他部族。”

李元吉感慨著開口。

唐儉下意識的思量著道:“殿下是讓臣將將這些部族集中起來一舉殲滅,還是讓臣挑起他們的內亂,讓他們無暇對我大唐造成威脅。”

李元吉一下子就愣住了。

好嘛,都學會搶答了,並且搶答的答案還有點超綱。

這是他到了大唐以後,遇到的第一個用著趁手的不能再趁手的臣子。

必須重用,必須想盡辦法引為心腹。

大唐以後能不能在域外橫行霸道,能不能在域外耀武揚威,全看唐儉了。

“唐儉啊,我很意外,很意外你能想到這些,也很意外你能意識到這些部族都是我大唐的威脅。不過鏟除他們,不是現在我們需要做的事,而是以後我們需要做的事。

我讓你去突地稽部,是想讓你鼓動突地稽率軍去攻打梁師都的朔方城。”

李元吉一臉贊嘆的說。

唐儉若有所思的道:“突厥人又要來了,殿下是想讓突地稽去牽制梁師都的兵馬?”

唐儉不愧是大唐頂尖的外交官,在得知了只字片語以後,立馬就推斷出了這兩件事。

李元吉也沒有隱瞞,也不用隱瞞,當即點頭道:“不錯,不過不是讓突地稽去牽制梁師都所有兵馬,而是牽制梁師都一部分兵馬。

以突地稽部的兵馬數量,也牽制不了梁師都的所有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