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人的收益(第2/3頁)

一張好皮子,在突厥最多也就頂同等面積的一塊麻布,但是運送到了洛陽,或者長安,那就能換三匹,甚至更多的麻布。

一頭羊,在突厥最多也就換一些鹽巴,或者半口鐵鍋,但是運送到了洛陽,或者長安,你敢拿一些鹽,或者半口鐵鍋去換,人家能打死你。

還有馬、牛等各種大型牲畜,最高的利潤能達到百倍,甚至更多。

所以一處邊市即便是面對著四五個中型、七八個小型的突厥部族,每個月能給大唐貢獻的紅利也遠超十萬貫。

所以代州邊市第一個月盈利十萬貫,真的不算什麽。

甚至還有點低了。

畢竟,大宗的買賣,都是大唐官方在背後操控,大唐官方即是邊市的管理者,收稅者,也是參與者。

才賺了十萬貫紅利,實在是少的有點可憐。

這要是跟大唐稅收相比的話,看著確實很可觀。

但實際交易中,可能就只是交易了相當於一千匹上等馬的貨物。

這對擁有著十數萬馬匹的幾個中型突厥部族,以及幾個小型突厥部族,算多嗎?

根本不算!

“讓你的人多邁一邁金腿,親自去幾個臨近邊市的突厥部族中走一走,宣揚宣揚我們的邊市。告訴他們,我們的邊市內,除了不能買到武器以外,他們想要什麽都有。

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做更大的買賣,獲取更多的紅利。”

李元吉在看完了李孝恭帶來的紅利文書以後,有些無奈的說道。

李孝恭愣愣的瞪起了眼,驚愕的道:“已經月入十萬貫了,你還不滿足?”

在他看來,十萬貫已經是很大的一筆收入了。

李元吉翻著白眼道:“我拿走九萬貫,剩下的你跟其他人分,你還覺得多嗎?”

這下,李孝恭不出聲了。

這樁買賣雖然是由他牽的頭,但參與的人很多,之前跟他一起找李淵主持公道的叔伯兄弟們都有參與。

像是李神通、李神符這種沒有參與的叔父們,他還得主動送上一些孝敬,不然人家會覺得他拿人家當外人看。

這樣一來,能分到他手裏的,就剩下了不到千貫,甚至更少。

他一個實權派的郡王,親自下場做買賣,一個月才撈不到千貫,確實是少了。

說出去還不夠丟人的錢呢。

畢竟,以他今時今日的權柄和地位,不說克扣軍餉,喝兵血了,光是收受孝敬,一個月也不止這點。

“想明白了?想明白了就讓你的人動起來。”

李元吉嫌棄的說了一句,放下了邊市的紅利文書,拿起了蘇定方呈報,馬周統計的漕運紅利文書,翻閱了起來。

李孝恭坐在那兒沒說話,在懷疑人生。

“瞧瞧,人家蘇定方就比你聰明多了。”

李元吉在大致的看了一下漕運紅利文書以後,拿給李孝恭看。

相比起邊市的紅利文書,漕運紅利文書才值得人眼紅。

如果不是洛陽到揚州、洛陽到長安的漕運還在疏通,還在花錢,漕運紅利文書還能讓人更眼紅。

“半載!一百五十萬貫?!這已經趕上我大唐的稅收了!”

李孝恭緊緊的捏著漕運紅利文書,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元吉屈指瞧了瞧面前的矮幾,鄙夷的道:“準確的說是三百五十萬貫,其中有五十萬貫被劃去疏通漕運了,還有一百五十萬貫是你們幾個人分,剩下的這一百五十萬貫是我的。”

“這不可能!這已經趕上我大唐三年的賦稅了!”

李孝恭驚叫著,根本不敢相信。

一百五十萬貫這個數字,已經足以刺激他神經了,三百五十萬貫,已經將他刺激成神經病了。

他根本不相信。

李元吉撇了撇嘴,示意李孝恭好好看裏面的細則。

蘇定方、武士逸等人在漕運方面還中規中矩的在做,可是在海運方面已經不滿足於運輸糧食等物了,而是直接開始運送金銀、寶石、玉石、象牙等物。

這等於是在運錢,不賺錢才怪呢。

最重要的是,蘇定方這個腹黑的家夥,還慫恿跟船的將士們在海上各種打劫,但凡是跟大唐無關,又在棣州、揚州、交州沿線晃蕩的海船,幾乎被他們打劫了個遍。

一些遊走在海上灰色地帶的家夥們,全被他們給收拾了。

要不是他們誤傷了林邑國使節團,嚇的林邑國的使節提出了抗議,有所收斂,估計收獲會更多。

畢竟,在中原還沒有將土地開發到極致的時候,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林邑這些地方小的國家,已經開始進軍海洋了。

雖然在開拓,以及航行方面還很原始,但人家已經開始在海上冒險,在海上探索了,開始挖掘海洋中的各種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