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要那麽多錢沒用(第2/2頁)

我們得吸納突厥的牛羊,高句麗、百濟、新羅的丁口,交州、林邑的糧食,吐蕃、吐谷渾的皮貨、馬匹。

等到我大唐人丁興旺,物產富饒,谷物滿倉的時候,我們要多少錢沒有?”

李孝恭驚愕的張著嘴,呆呆的站在原地,似是在發呆,也似是在消化。

良久以後,他面露掙紮的道:“我現在腦子裏亂得很,你說的話我根本分辨不出是真是假,也分辨不出是對是錯。”

李元吉點點頭,表示理解。

他所說的話信息量很大,一些話甚至超出了李孝恭的認知,所以李孝恭一時半會兒分辨不出真假對錯,也在情理之中。

“分辨不出來,你就回去好好的分辨。”

李孝恭心事重重的點了一下頭,下意識的問了一句,“照你的說法,我們在邊市上做買賣,不僅不能賺別人的錢,還得拿出大量的錢去購買別人的貨物?

那時間長了,我大唐豈不是無錢可用了?”

李元吉好笑的道:“不是說不賺別人的錢,該賺還是要賺的,但我們所賺的要以貨物為主。你也是從亂世中走過來的,你應該明白,在亂世中,千兩黃金遠遠沒有千兩糧食重要。

在大災大荒之年,你即便是拿出足夠的錢財,也不一定能買到糧食。

所以我們要多囤各種貨物,少囤錢。”

“可現在已經是太平盛世了……”

李孝恭又下意識的接了一句。

說完這話以後,他立馬反應了過來,他說錯話了。

突厥這個大敵尚未徹底消滅,現在的大唐還算不上是太平盛世。

唯有將所有明面上的,以及潛在的敵人全消滅了,或者全征服了,大唐才有資格說是太平盛世。

“你現在就開始囤各種貨物,是想盡快兵進突厥?”

李孝恭在意識到大唐現在還不是太平盛世的時候,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仰著頭問。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你這不是廢話嗎?我大唐和突厥交惡多年,突厥不除,我大唐上下都寢食難安,所以我肯定得早做準備,盡早的發動北征了。”

李孝恭一提到戰事,就不惦記錢財了,當即遲疑道:“會不會太早了一些?”

李元吉搖頭道:“不早了,此前一役,已經將突厥的脊梁給打斷了,突厥已經沒有跟我大唐為敵的底氣了。我大唐想要征討突厥,也遠比以前更容易了。

我們只需要休養生息兩三年,將此前一役中所消耗的一切重新積累起來,北征突厥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李孝恭一邊思量著兩三年以後北征突厥的可能性,一邊道:“以我為帥?”

李元吉翻了個白眼。

李孝恭明顯在想屁吃。

他現在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再獲得一次大功,而且還是征滅突厥這種大功的話,那他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了。

那就是被下獄處死。

大唐現在還容不下一個庶系的親王,因為這容易助長其他庶系的野心。

而偏偏絕大多數庶系的郡王在大唐建國的期間,都對大唐做了一些貢獻,都有軍功在身,手下也掌握著一定的兵馬。

一旦開了庶系被封為親王的頭,就刹不住閘了。

以後鐵定有很多庶系會消減的腦袋謀取親王的爵位。

這對大唐不是什麽好事,對李氏嫡系也不是什麽好事。

李孝恭看到了李元吉翻白眼,意識到自己有些癡心妄想了,當即垂死掙紮道:“我可以不要任何封賞……”

李元吉白了李孝恭一眼,沒好氣的道:“我可以不給你任何封賞,但我父親會無動於衷嗎?”

李孝恭瞬間尷尬了起來。

李淵面對這種事,肯定不會無動於衷。

他會邀請所有的文武,一起到太極殿內見證,見證他為李孝恭封親王的盛點。

還會賜下大量的錢財,大量的封戶,大量的田產,大量的仆從,以及……大量的劊子手。

這不是李孝恭能承受得起的。

在強幹弱枝,強嫡弱庶這方面,李淵是不會留手的,也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

這從他過往的經歷就能輕易的看出來。

“現在還想做北征大元帥嗎?”

李元吉見李孝恭尷尬中帶著一絲膽怯的站在那兒不說話,戲謔的問。

李孝恭一下子更尷尬了,脖子生硬的搖起了頭。

“那就去見蘇定方吧,漕運上屬於你的那一份,蘇定方已經幫你運回長安了,你直接到他府上去取就行。順便讓蘇定方來這裏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