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越線!(第2/2頁)

幫他再進一步的機會很大,以後等他坐大了,也能照拂一下秦氏。

“我在回京的路上打了兩條大蟲,還遇到了一位奇女子,一會兒就派人送到秦兄府上去。”

說完了客氣話,張亮又開始給起了好處。

秦瓊聽到這話,足足愣了好一會兒。

這人不僅眼皮子淺,還不會做人啊。

人情債這種東西,那有拿東西還的,又那有立馬還的?!

不都的拿人情來還嗎?!

你這麽搞,誰還願意跟您深交?!

秦瓊意識到自己似乎幫錯人了,不過看在大家昔日一起上過戰場的份上,也就沒有再計較什麽,只是笑呵呵的道:“那好,那回頭你就讓人送來。”

張亮興高采烈的點了點頭。

秦瓊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做了一下最後的提點,“此次聖人和殿下交給你的事情,你一定要想盡辦法做好,哪怕是搭上你張氏的所有,也得把這件事做好。

千萬別因為憐惜錢財,或者憐惜府上的人就半途而廢。”

張亮剛剛在武德殿內已經失了分,已經被打上了不能重用的標簽,以後再想有大作為,就得在忠誠上做文章。

舍生忘死,不惜賭上一切的去效忠,是最能體現忠誠的。

如果聖人和雍王需要張亮做到那個份上,張亮又做到了那個份上,那麽以後即便是不能出將入相,一應的恩榮也少不了,子孫後代的富貴也不愁。

就像是現在的千牛皇城衛將軍宇文寶一樣,雖然沒啥腦子,可他卻掌控著大唐心腹的安危,深受信任,一應的待遇不比任何人查,兒孫以後肯定能尚公主或者縣主,兒孫們的富貴也是鐵板上釘釘的。

“秦兄放心,我一定會想盡辦法做好聖人和殿下交代的事的。”

張亮大大咧咧的回了一句。

秦瓊就知道張亮這是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當即心中有長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任何話。

有些人啊,有機會不知道珍惜,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有些人想要機會,卻永遠也得不到機會。

有些人能得到機會,但自身的條件限制著,根本沒辦法去抓住機會。

同樣是人,命卻有著天壤之別。

……

張亮得到了安撫以後,就沉下心來開始跟鄭氏鬥法了。

鄭氏,以及所有幫鄭氏的人彈劾他,他就搜刮鄭氏和那些幫鄭氏的世家豪門的罪證,反過來彈劾他們。

不過,相比起鄭氏和鄭氏背後的其他世家豪門,他的能量顯然是小的可憐。

所以,關鍵時候,他就入了李德良的法眼,在向李德良獻上了一些金銀珠寶以後,就成了李德良的座上賓。

李德良就開始站出來幫他。

有了李德良的加入,他才站穩了腳跟。

但僅僅是站穩了腳跟而已。

畢竟,李德良只是一個沒有多少權柄的冷灶郡王而已,能給他提供的幫助不多。

頂多是在他和他手底下那些蝦兵蟹將彈劾鄭氏和鄭氏背後那些人的時候,幫他說說話,讓他有一些斬獲,不至於輸的那麽慘。

然而,他會找盟友,鄭氏和鄭氏背後的其他世家豪門也會找盟友。

也不知道鄭氏和鄭氏背後的其他世家豪門許了怎樣的好處,原本態度不明確的太原王氏跟著下場了。

王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王圭,開始向著鄭氏說話了。

這下,天平又開始傾斜了,張亮又開始處在了大劣勢。

不過,張亮很快有反擊回來了,因為李德良又為張亮拉了一個郡王做盟友。

這個郡王就是範陽郡王李孝協,一個年齡不大,輩分也不大,但卻有這郡王身份,以及一定底蘊的人。

他是李德良兄長李叔良的兒子。

李叔良在武德初就被封了王,曾率抵禦過薛舉,有所斬獲,在武德四年還抵禦過突厥人,也有所斬獲。

最重要的是,他也是第一個為大唐戰死的皇族,也是第一個戰死的郡王。

雖說功勞一般般,但在李淵,以及其他李氏族人心裏的分量卻不輕。

所以對於他的兒子,李淵也好,李氏其他人也罷,都相當的寬容。

有他兒子援手,張亮又在朝堂上扳回了一些劣勢。

然後整氏以及鄭氏背後的世家豪門又去請盟友。

如此往復,大家請的盟友越來越多,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事情也愈演愈烈,幾乎引起了長安城內所有人的關注,也引起了天下所有官員和世家豪門的關注。

一直到,張亮在滎陽開設蒙學的兒子遇刺以後,事情出現了新的變化。

張亮炸了。

武勛們也炸了。

尤其是那些沒什麽大背景的武勛,炸的最激烈。

因為有人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