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馮盎的政治智慧(第2/2頁)

李孝恭等人在聽到他前半段話的時候,心裏生出了一絲不快,覺得他軟骨頭,聽到他後半段話的時候,心裏的不快又沒了,反而齊齊冷哼了一聲,瞪了陳叔達一眼,沒有再跟陳叔達計較。

陳叔達都被人指著鼻子說小題大做了,哪還能再計較下去,只能瞥瞥李孝恭等人,瞥瞥馮盎,面無表情的閉上嘴。

一場文武之間的‘爭鋒’,就被馮盎這麽化解了。

只是馮盎因此也得罪人了。

他得罪的人李孝恭等人不在乎,也不會往心上放,但他不能不在乎,不往心上放。

所以在他回到座位上坐定以後,低聲對二兒子馮智戴吩咐了一句,“一會兒宴席散了,你帶上厚禮去一趟江國公府邸,什麽也不要說,什麽也不要做,看看他收不收。

他若是收了,明日為父會親自登門去賠罪,他要是不收,為父會想辦法請人從中說合,再登門賠罪。”

他一個外臣,還是一個掌管著一地的外臣,本就遭掌權者忌憚,所以他誰也不好得罪,尤其是不能得罪朝中宰輔、掌權者近臣,不然人家稍微給他穿個小鞋,都有他受的。

馮智戴遲疑了一下,低聲道:“父親,陳侍中不是小氣之人,不會因為一些言語上的沖突就記恨您的,您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在長安城待久了,有掌權者做靠山,又有海量的金銀做敲門磚,馮智戴也認識了不少權貴,甚至還是一些權貴府上的座上客,所以對長安城內絕大多數官員的秉性都還算了解,知道陳叔達不是個小心眼的人。

今日之所以出聲阻止李孝恭等人吹捧他父親,純粹是因為看不慣李孝恭等人那貪財貪的臉都不要了的嘴臉,並不是真的對他父親有意見,所以他覺得他父親沒必要為這事親自跑到陳叔達府上去登門道歉。

馮盎瞥了一眼二兒子教育道:“你啊,就是在長安城待太久了,又有雍王殿下庇護,所以忘記了人心險惡的道理。

這長安城裏我們得罪不起的人太多了,不能得罪的人也多。

一旦得罪了,對我們馮氏來說很有可能就是萬劫不復。

所以只要我們得罪了人家,不管人家心裏有沒有記恨我們,我們都得上門去賠禮道歉。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保證人家不針對我們。

你明白了嗎?”

馮智戴聽到這話,不敢苟同,忍不住道:“父親,您的話雖然在理,可我們真的沒必要這麽小心翼翼,更沒必要得罪了人就上去賠禮道歉。

如果我們得罪了人,都上門去賠禮道歉的話,那我們就成了人家眼中的軟柿子。

到時候是個人都會捏我們一下,甚至還會把我們當成錢袋子,不斷的通過此法從我們手上斂財。

長此以往,我們就算有多大的家底也不夠給人賠禮道歉的啊!”

馮盎瞪了二兒子一眼,沒好氣的道:“在你眼裏我就是這麽沒骨氣的人嗎?你以為你說的這些道理我不懂嗎?你以為誰都值得我親自登門去賠禮道歉嗎?

我懂得怎麽分人,也懂得那些人值得我們去道歉,那些人不知道。”

馮智戴聽到父親心裏有分寸,幹巴巴的笑了笑,沒有再多說。

馮盎低哼了一聲,瞥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李孝恭等人繼續給兒子道:“你還真以為我在河間王等人的吹捧下變得飄飄然了?

我知道人家為何吹捧我,也知道自己在人家面前身處在什麽位置。

剛才那種情況,河間王等人是不可能向陳侍中低頭的,陳侍中也不可能向河間王等人低頭,而我又夾在中間,事情還是因我而起的,我要是不站出來,坐看他們鬥在一起,甚至鬥出真火的話,那他們雙方心裏都會對我有看法的。

一直作壁上觀的雍王殿下為何不言不語?

他就是想看我會如何處理此事。

如果我什麽也不做,任由河間王殿下等人和陳侍中因為我鬥起來的話,那就是沒擔當,不堪大用,以後休想再得到雍王殿下的重視。”

馮盎作為一個雄踞西南多年的土皇帝,深知一個上位者在觀察人的時候是怎麽觀察的。

喜歡騎墻的、在自己的事情上沒有擔當,眼看著別人為了自己互掐的,都不會被上位者所看重。

沒有哪個上位者喜歡投機的人,也沒有那個上位者喜歡沒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