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李靖的兇是真的兇!(第2/2頁)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沒辦法叫兒子回去。

因為不能,也因為不敢。

效忠漢室是他們祖祖輩輩的意願,甚至他那位俚人出身的祖母也有同樣的意願,所以他縱然心疼兒子,也不能為了兒子就放棄祖祖輩輩的意願。

他也不能因為心疼兒子,將戰爭、將滅族之禍帶給交州。

雖然他麾下從眾巨萬,又占據著煙瘴遍布的交州,大唐即便是發兵征討,也未必占得到便宜,可是他依然不敢冒險。

李靖寫給他的招降文書中寫的很清楚,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如今是大唐得勢,理當順勢而為,若逆勢,待大唐蕩平中原以後,必發重兵剿之。

昔有趙佗征南,橫掃百蠻,又有馬援伏交,諸夷臣服。

可見大勢所趨之下,中原征南,無不勝之。

他當時很想給李靖回一份文書,言明中原征南也有鎩羽而歸的時候。

可惜他祖祖輩輩的意願不允許他這麽做,李靖在開州、桂州所作的事情也制止了他這麽做。

狗日的李靖實在是太兇了,開州的蠻人首領只不過是想占大唐一點便宜,先降了大唐,拿了大唐的好處以後又背叛了大唐,並且進擊夔州,數次挫敗李孝恭的進攻,李靖見此,親率八百精兵,奔襲數百裏,將其殺了個人仰馬翻。

大唐的文書中是這麽記錄的,開州蠻人首領冉肇降復叛,率眾進犯夔州,趙郡王李孝恭率軍出戰失利,李靖率八百士卒襲擊其營壘,大破蠻兵,復又設伏,陣斬冉肇,俘五千余眾。

作為真正了解過實情的人,他知道的可遠比這文書中的詳細多了,什麽‘復又設伏,陣斬冉肇,俘五千余眾’,李靖在破營的當日就把人殺光了,血都把江水給染紅了,抓到的五千俘虜是回去的路上碰見的冉肇的援兵。

冉肇在大唐手裏占了便宜以後,被南梁的謀士所蠱惑,以為大唐好欺負,就開始光邀好友來殺唐軍,搶唐軍的糧草,賺南梁的錢,然後就真有人信了,跑到夔州去幫忙了,結果半路上碰見了剛剛幹翻冉肇回程的李靖,直接被李靖突上去一鍋給端了。

也就是直接上報說李孝恭被冉肇四千人給擊敗了有點丟李孝恭的面子,所以在最後的奏報中把這俘虜的五千人算了進去。

不然會顯得李孝恭很廢很丟臉。

所以李靖實際上是打了兩場仗,先是率八百士卒奔襲破了冉肇四千兵馬,然後又率不到八百人幹翻了近六千的蠻兵。

兇的不要不要的。

後來荊州境內的蠻人見了李靖都繞道走,在李孝恭和李靖破了南梁,派人去招撫的時候,一聽到李靖的名字,蠻人一個比一個降的快。

蠻人們雖然憨,有些還不怕死,但在李靖的威名下,依然望風而降。

再後來李靖奉李孝恭之命到桂州招降交州各部,那更是殺的人頭滾滾,給朝廷的文書中,說的是交州的百蠻望風而降,一個個都很識趣,很給大唐面子,沒有一個反抗的,李靖僅憑著威名就收復了九十多州,降伏了六七十萬戶的蠻人。

可實際上是,李靖先幹翻了兩個大蠻族,並且讓人家自己挖坑把自己給埋了,嚇壞了其他蠻族,所以其他蠻族才會望風而降的。

不然的話,以蠻人天真爛漫、無辜拘束的性子,你還真以為他們知道什麽叫做識時務,什麽叫做順應大勢,什麽叫做順應天命,望風而降嗎?

是李靖把蠻人的膽殺破了,殺寒了,所以蠻人們不敢不降。

時至今日,一些蠻人聽到李靖兩個字雙腿還打哆嗦。

所以有李靖這麽個兇人在,他是真的一點兒異心都不敢有,只能忠心耿耿的效忠大唐,為大唐奉獻一切。

別看他們馮氏在交州經營了三代,眼看要四代人了,根基深厚,但他們在交州的威嚴遠沒有李靖深,命令也沒有李靖管用。

李靖現在即便是不帶一個人去交州,喊一嗓子,也會有成千上萬的蠻人自備糧草、帶上全家人去給李靖效命。

所以現在在交州,提李靖比提他們馮氏還好使。

那個被發配到交州屯田的長孫無忌最近就發現這一點了,開始拿這一點作伐,軟硬兼施逼迫著蠻人下山幫他開墾起了荒田。

只不過他終究不是李靖,他借李靖的威風卻沒給李靖打招呼,也沒有得到李靖的支持,終有一天會被戳破的。

而蠻人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也會瘋狂的報復他的。

蠻人的性子很單純,怕一個人是真怕,能怕到骨頭裏去,恨一個人也是真恨,能恨三代人。

這種恨並不是單純的恨一下,而是會付諸於行動的。

比如拼了命也要弄死你。

所以交州上下的官員都在等著看長孫無忌的笑話,等著看長孫無忌被蠻人們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