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安息茴香

李元吉驚訝的道:“這麽說,父親早在十幾年前就謀劃他了?武德四年的那一次和談就是收網的時候?”

李世民翻了個白眼道:“話別說的那麽難聽,什麽叫謀畫,什麽叫收網?父親當時起兵在即,為了避免突厥人突然暴起,影響了他的謀劃,為了穩住突厥人,不得不向突厥人俯低做小。

但父親是什麽性子你不知道?

他能一輩子屈居於異族人下?

他提早做一些脫離突厥的準備,也在情理之中。”

李元吉狐疑的看著李世民道:“可據我所知,父親當時起兵以後,突厥人依然來了,還夥同高君雅、王威等人兵進晉陽。

若不是李高遷大發神威,先後擊潰並且生擒了高君雅和王威,破壞了他們圍困晉陽的謀劃,可能父親當時就功敗垂成了。”

這完全對不上啊。

李淵如果真的安撫好了突厥人,跟突厥人商量好了,那突厥人不可能出爾反爾啊。

畢竟,李淵已經向突厥俯低做小了,突厥可以借著李淵一窺中原,根本沒必要去跟高君雅和王威合謀去圍困晉陽,將李淵鏟除。

這完全不符合突厥的利益。

當時的突厥可汗處羅就算是再蠢,也不可能不支持李淵這個自己人,跑去支持高君雅和王威,幫楊廣討逆啊。

李世民聽到這話,沒好氣的道:“你是不是忘了同一年突厥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李元吉先是一愣,然後恍然大悟。

就在李淵起兵的同年,突厥的處羅可汗死了,由頡利繼位。

突厥一下子易主了,出現變故也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一個掌權者一個執政理念嘛。

前一個掌權者認為好的事情,後一個掌權者未必認可。

前一個掌權者推行的政令,後一個掌權者也未必會繼續推行。

處羅希望扶持李淵一窺中原,但頡利未必就贊成。

他或許覺得突厥的實力夠強,完全能憑借著自己的實力一窺中原,不需要去扶持什麽人。

所以他上位了以後,全盤否定了處羅的計劃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即便是不贊成處羅的計劃,也完全沒必要去跟高君雅和王威合謀,幫楊廣討逆吧?

他是腦袋被驢踢了嗎?!

李元吉古怪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似是猜到了什麽,翻著白眼道:“頡利當初剛剛即位,還很稚嫩,處羅交給他的權柄他還沒有徹底掌控。

為了得到義成支持,他答應幫義成對付我們,但條件是,義成必須以可賀敦的身份,支持他所作的任何決定。”

李元吉一下子明白了。

原來當初頡利和義成有py交易。

難怪頡利會做出這麽腦殘的決定。

為了得到義成這位前前任、前任、現任可賀敦的承認和支持,派個幾萬人出去征戰根本不算什麽。

這在中原人看來是一件有些荒謬的事情,但在突厥人眼裏也許都不是事。

畢竟,當時中原動蕩,突厥人時不時的南下打草谷,每次出動的人馬也有萬數。

派幾萬人南下收拾李淵,就當派幾萬人南下打草谷了,不是啥重要的事情。

估計當事人都不會在意這個決定正不正確,要不要執行,反而會躍躍欲試。

只可惜他們運氣不好,碰到了當時正值爆肝期的李高遷,被一通暴打。

自那以後,頡利和李淵就結成仇了。

在大唐建立以後,頡利連年來犯,未必沒有想找回場子的原因。

“照你這麽說,父親在突厥人面前俯低做小,算是白俯了?”

李元吉憋著笑問。

其實他不想笑的,可就是忍不住。

李淵把一切都謀劃好了,也把一切都安排到位了,沒想到處羅一下子就沒了,頡利上位了。

這是天意,是老天爺要算計他。

他只能自認倒黴。

李世民白了李元吉一眼道:“誰跟你說父親白俯低做小了,父親不是給你爭取了一位突厥特勒嗎?眼下這種情況,一位突厥特勒主動來投,對我大唐有多大的好處,你應該清楚。”

提到阿史那思摩,李元吉由衷的點頭稱是。

有了阿史那思摩這一塊金馬骨,隨後大唐要招攬、招降突厥人就容易多了。

一眾突厥特勒、突厥大酋,只要看到阿史那思摩投靠了大唐,並且大唐還待阿史那思摩不錯,在隨後跟大唐作戰的過程中,就沒那麽激烈了,也不會破釜沉舟的跟大唐血拼到底,該投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來投。

這對大唐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

這代表著大唐隨後在征討突厥的過程中,不會遇到太多的惡戰,會更容易的征服突厥。

不過,這卻跟他拿突厥練兵的初衷有些相違背。

突厥人都不殊死抵抗了,他拿什麽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