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安息茴香(第2/2頁)

看來練兵的事情又得重新謀劃了。

“來,雍王殿下,嘗嘗我的手藝。”

在李元吉和李世民說話的時候,阿史那思摩已經把羊肉烤好了,泛黃的羊肉上傳來濃郁的肉香,還帶著一點孜然味,令人食欲大振。

“你居然有安息芹?”

李元吉有些意外的看向阿史那思摩。

難怪阿史那思摩對自己的烤肉技藝如此的自信,原來是有這種烤肉神器。

有這種烤肉神器在,阿史那思摩的烤肉技藝不敢說獨霸草原了,但在草原上稱之為一絕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孜然其實是維語,是人們通過音譯翻譯過來的。

所以孜然在最早傳入中國的時候,被稱作安息芹,或者安息茴香。

對,你沒聽錯,最早人們就是把孜然叫茴香。

造成這一錯誤的原因是其名字。

因為在最早的時候,人們把茴香稱之為安息香,把孜然稱之為安息茴香。

因為差了一個字,所以導致了很多人弄不清楚哪個是茴香,哪個是孜然。

甚至一些人將兩個物種當成了一個物種。

直到孜然這個稱呼被叫開了以後,人們才開始明辨這兩種物種、兩種香料。

“雍王殿下也知道安息芹?”

阿史那思摩一瞬間像是找到了知音一樣,興奮的瞪著眼睛問。

李元吉一邊從阿史那思摩手裏接過了他割下來的羊腿,一邊笑著點頭道:“知道一些……此物用於烤肉極佳……”

阿史那思摩大喜道:“看來雍王殿下真知道。我在漠北的時候,族人們都不喜歡它,說它遮擋了羊肉的本味,雍王殿下也這麽認為嗎?”

李元吉笑著搖頭道:“我倒是覺得,羊肉加上了它才更美味。”

阿史那思摩更高興、更歡喜了,忍不住湊近了兩步道:“看來雍王殿下和我一樣喜歡它。我在漠北種了不少,回頭送你一些。”

李元吉也沒有客氣,點頭笑道:“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阿史那思摩興高采烈的道:“以後我每一歲都給你送一些,你要是想種,我還可以送你一些會種它的奴隸。”

奴隸這個似乎只有公元前才有的稱呼,從阿史那思摩口中說出來那是相當自然。

大唐雖然已經超過突厥數個文明了,但也有奴隸的存在。

只不過,大唐已經脫離了拿本國人做奴隸的層面,開始拿戰俘做奴隸了。

雖說大唐本國人之間並不禁止人口買賣,但那卻是針對良籍以下的其他戶籍。

比如庶民籍。

而大唐只有犯了錯,或者是祖輩犯了錯被牽連的才會被貶為庶民。

所以庶民們想要公正一點的待遇是不可能的。

但大唐的庶民混的再差,也比奴隸要好上不少。

奴隸是徹底的沒有人權的人,庶民們勉強還有一點人權。

奴隸被打殺了以後,那就打殺了,庶民被打殺了,會罰款。

至於說良籍的良民,誰敢動一個試試?!

敢倒賣良民的,當地的駐軍都能開到你家門口去你信不信?!

“那更好!”

李元吉雖然很不習慣跟人談論奴隸,但面對阿史那思摩熱情的招呼,他還是笑著給了一個回應。

阿史那思摩聽到這話,笑的更開懷了,趙成雍差人送過來的酒囊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他打開了,他開始大笑著吃起了肉,喝起了酒。

李元吉把已經陷入到狂歡模式的阿史那思摩交給了李世民作陪,自己再次回到了梁洛仁身邊。

“怎麽,想清楚了沒有?”

李元吉往梁洛仁身邊一坐,將手裏的羊腿遞給了他問。

梁洛仁心不在焉的接過了羊腿,沒滋沒味的咬了一口後才回過神,“這……什麽味?”

李元吉笑道:“安息芹!”

梁洛仁下意識的道:“遮住了羊肉的本味了,不好吃……”

李元吉淡淡的一笑,並沒有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

很多新東西最初在人群中傳開的時候都是這樣的,香料更是其中之最。

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飲食習慣,以及口味,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

即便是在一切發達,乃至人員流動十分頻繁的後世,也有很多人去了外地以後,吃不慣當地的東西,適應不了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及口味。

在千百年前的大唐,這種事情就更明顯了。

三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

一鄉一裏的風氣和習俗都不一定相同,飲食習慣自然就有一定的差別了。

隔個百千裏,差距就更大了。

而大唐的人員流動性又小,絕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變,不適應新東西,接受新東西也很慢,也在情理之中。

突厥人也好,唐人也罷,吃鹽烤的烤肉都許多年了,孜然傳進來的時間不長,又在小範圍內傳播,很多人不喜歡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