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天心晦(第2/2頁)

李睿答得輕暢,“昨日才去十六王宅探過,皇兄病氣已消,精神大好,請父皇放心。”

天子滿意的點頭,“你這做弟弟的很好,涪兒也是體弱,讓內庫送些補藥過去,叫他安生息養,不要為瑣事勞累。”

大皇子李涪時常多病,這其實不是壞事,他一向不得父親歡心,天子礙於大臣的諫議,給了些政務讓他掌辦,態度卻很嚴苛,動輒責備,直到病了才略為松緩,又顧念起骨肉來,父子之情方得以維續。

天子在李睿面前很是慈愛,“你對邊疆之事也算知曉,可明白此次和談的目的?”

李睿於政事上相當用心,侃侃而言,“河西雖然收復,涼州仍受蕃人所控,終是一塊心病。如果邊境能安寧幾年,待錢糧上緩過來,就能嘗試克復涼州,免去西顧之憂。”

天子嘉贊了一句,“正是如此,聽說蕃地如今也不安寧,成年的兒子各有母族支持,爭得不可開交。王弟央格因夜襲激死韓戎秋,得到了重用,國相庫布爾不甘失勢,擁蕃王的幼子而反,雖然被央格所滅,各部的動蕩也不小。”

李睿深悉其意,“所以蕃人提出議和,他們同樣需要休養生息。”

天子緩步而行,欣賞路邊的芳花,“不錯,但主張議和的是央格,來的卻是狄銀一系,未必能談出成效,你且隨著一聽,就當增些閱歷。”

李睿當年代巡西北,就聽聞過狄銀不甘被派踞在外,一意以軍功而進,後來又野心勃勃的掠襲河西,致使韓、裴兩家失和,這樣的人哪肯和談,大約不願央格達成協議一長聲望,才讓弟弟達枷出使。

他隨即應道,“兒臣明白,自當謹慎而觀。”

禦池內的鳧禽帶著幾只雛鳥遊過,天子投目而視,忽道,“陸九郎既為韓家所出,到底與他們有何關聯?”

李睿早就反復查過,謹慎道,“有傳聞他是韓戎秋的私生血脈,但並無實據,韓家從未承認,他對此也一無所知。”

就算真是韓家血脈,一無母族倚仗,二無親族承認,宛如無本之木,給了敕封也掌不住河西,天子沉吟片刻,棄了想頭,“這人還算可用,嶺南之事辦得好,先放進右軍當差。”

這正是李睿心中所欲,刹時怦然一動,嘴上道,“他太年輕,沒什麽家世根底,一下拔進右軍,只怕會引人非議。”

天子答的意味深長,“沒有才好,行事方能狠決,這等人用起來趁手,處置的時候也輕松。”

內監端來一方金盤,玉碗內裏盛著一枚溜圓的紅色丹丸。

天子拈起紅丸服下,熱力湧上肢體,精神陡然煥發,無意再思索朝政,他摒退了兒子,大步走入了後妃的宮殿。

作者有話說:

過渡章較瘦,明天開始進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