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大昏【補】

是夜。

乾清宮。

容妃站在一眾嬪妃前列,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杏黃簾幕,眸子裏卻早已經沒了焦點。

自打人事不省的皇帝,被從景仁宮玉韻苑轉移回乾清宮後,宮中妃嬪全都雲集於此,但大多數連殿門都進不來,只能在外面為皇帝祈福。

而進到殿內的,絕大多數也都被這道簾幕所阻,能跟著太醫一起入內探視的,除了皇後也就是吳貴妃母子了。

至於賢德妃賈元春,因皇帝是在玉韻苑出的事兒,她雖沒被直接打入冷宮,但也被太後勒令禁足,留待日後發落。

最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容妃還有些幸災樂禍,但在被這道簾幕攔下足足半日之後,幸災樂禍的心思卻早已經蕩然無存。

因為這一刻她真切的意識到,如果皇帝真的就此撒後人寰,那眼前的這道杏黃簾幕所隔絕的,便是天堂與地獄!

除了皇後與誕下了皇子——不出意料很有可能也是未來皇帝的吳貴妃,等待其它人的,將是無盡的淒涼與冷寂。

到那時,冷宮之外與冷宮之內,又能有多大的區別?

這讓容妃在惶恐不安之余,又將漫天神佛求了個遍,祈禱著皇帝這次中風只是一時不慎,很快就能像先前一樣重振雄風。

只是和先前不知多少次的祈禱一樣,這次她依舊沒能等來任何轉機。

簾幕內靜悄悄的,只有偶爾會傳出幾名太醫的竊竊私語,以及小皇子忽高忽低的童聲。

又不知過了多久。

一名守在殿外的儲秀宮女官,無聲無息的進了門,湊到那簾幕前輕聲稟報道:“皇後娘娘,太上皇命夏總管來探望陛下了。”

“請他進來吧。”

簾幕後面傳來皇後有些暗啞的嗓音。

那宮女躬身應了,轉身退出門外,不多時便領著六宮都太監夏守忠折回來。

那夏守忠是太上皇的親信,年紀已有六旬開外,提著裙擺有些吃力的跨過門檻,先沖著殿內的嬪妃們拱手作揖,然後才在那宮女的引領下,挑開簾幕走了進去。

見到皇後和吳貴妃的瞬間,他的脊梁就彎了下來,對著二人露出悲傷又不失親近討好的表情,眼角的余光卻落在了坐在椅子上,正無聊踢動雙腿的小皇子身上。

“勞太上皇惦念了。”

見完禮,皇後便道:“經太醫們診治,痙攣躊躇的症狀已經大大減輕了,只是一時半刻還沒能醒過來。”

“那就好、那就好。”

夏守忠點著頭一臉歡喜,卻心知肚明這只是報喜不報憂的說辭,畢竟眼下的重點並不是痙攣抽搐的症狀,而是皇帝還能不能再醒過來。

但他也並未就此追問什麽,畢竟他回來主要的任務並非如此。

“已經這般時辰了……”

夏守忠的目光不再閃躲,直接轉向了一旁的皇子:“殿下也該早些安歇,養足了精神才好在萬歲爺駕前進孝。”

皇後聞言忙道:“我方才正準備讓吳貴妃帶他回去安歇。”

“貴妃娘娘卻不好輕離。”

夏守忠姿態越發謙卑,言語中卻透出不容置疑:“太上皇擔心這會兒宮裏兵荒馬亂的照顧不周全,所以想著不如將殿下送到仁壽宮去,有太上皇和太後照管,想必貴妃娘娘也能全心全意侍奉陛下,再無後顧之憂了。”

“這……”

皇後面色微變,太上皇自從雙目失明之後,便各位排斥新鮮事物,只對腦中有印象的舊人舊事心心念念,故此對從來沒有親眼見過的皇孫並不親近。

這時候突然要將孫兒接到仁壽宮去,只怕是存了冊立新君的念頭。

但這是不是太過急切了?

皇帝是昨兒才突發急症,這才過去不到一天……

皇後下意識看了眼人事不省的皇帝,旋即一咬銀牙肅然道:“太上皇好意,本宮代吳貴妃心領了,但如今陛下突然病倒無法理事,太上皇便是這宮中唯一的定海神針,不知有多少大事小情要操心,本宮那好再讓他老人家為了繇哥兒操勞?等陛下醒過來知道此事,只怕也是要怪罪我與吳妹妹的。”

夏守忠明顯沒想到皇後會婉拒此事,不自覺擡了擡眼,然後再次恢復那副謙卑恭謹的態度,拱手道:“既然娘娘這麽說,那老奴就先回去復命了。”

說著,倒退幾步用後背撞開簾幕,這才轉身出了乾清宮。

皇後目送他離開,直到那蕩漾的簾幕重新安定下來,這才微微一嘆,轉頭看向了旁邊的吳貴妃。

吳貴妃顯然還沒弄明白方才究竟發生了什麽,更不明白在這節骨眼上,皇後怎麽敢頂撞太上皇的吩咐,見皇後轉頭看向自己,便一副欲言又止,想問又不敢問的樣子。

皇後卻也沒有多做解釋的心思,若是賢德妃賈元春沒有受牽連,到還能與她商量一二,但這吳貴妃僅只是母憑子貴,單論心眼只怕還未必及得上有容乃大的容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