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祭祀(下)(第2/2頁)

陳長梃見了說道:“老姬,別費勁了,現在雨這麽大,如何祭祀?幹脆把牛放外面吧,等大家點火烘幹了衣服,再行祭祀。”

姬程聞言從善如流,便將那三牲放在廟外,把韁繩系在跟前的石頭上,才跑進屋子裏。陳金鬥拿出火石,尋了廟裏的幾把茅草和一些落葉枯枝點燃了篝火。

眾人烘烤了半天衣服,連屋外不甚潮濕的樹枝都燒完了,大雨還沒停止。張順一看,這事情不對,便說道:“反正祭祀也在廟中,大家一上午爬山,也都又饑又餓,幹脆早點祭拜完畢,大夥將祭肉分食了吧!”

眾人都饑餓難耐,便紛紛同意了。於是,張順讓張慎言主持了祭典,眾人當場殺死了牛、羊和豬,並將它們的頭顱擺上了桌案。

然後,張順手持三根香線,在旁邊的燭火上點燃了,三拜九叩,方才上香。這三拜九叩大禮卻頗有講究,這三拜九叩便是三步一拜,一拜三叩,如是則三,大禮乃成。張順為此還特意請教了張慎言一番,才知道如何行禮。

張順行禮完畢,正要上香之時,突然天空大亮,竟是打了個閃電,將烏七八黑的天地照了個通明,正好照耀出張順那堅毅的眼神。張順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將那三炷香上到香爐之中,此時雷聲才姍姍趕到,霹靂一聲巨響,如同石破天驚。

眾人不由相顧失色,唯有張順平靜的掏出祭文來,借著燭光聲音沉穩的念道:

維年月日,義軍統領張順以三牲太牢祭祀舜帝於廟,而告之曰:

赫赫萬載,源遠流長。

華夏先賢,堯舜禹湯。

外驅狄夷,內德四方。

功蓋千秋,後人瞻仰。

今欲效之,當德舜王。

火燼土生,斬盡魍魎。

舍我其誰,嗚呼尚饗!

初開始,張順朗讀祭文的時候,天色昏暗入夜,屋外風雨大作。結果隨著張順的朗讀,竟然天色漸亮,風雲漸弱,等到張順讀完祭文以後,居然天色大亮,風雨皆無。

等到祭禮完畢,張順命令趙魚頭分割祭肉。趙魚頭深知此位置的重要性,不由喜笑顏開的將牛、羊、豬等分成若幹份,一塊塊分給諸人,讓大家煮了吃。

這些祭品看似很多,其實因為品種和飼料原因,和後世家畜差別不小。那牛羊還稍微好點,那黑豬乃是本土土豬,一頭不過一只山羊大小,實在沒有多少肉可分。

眾人一人分了一小塊,或煮或烤,做熟了便狼吞虎咽的吃了。有的吃完了,見外面天晴了,跑出去一看。太陽從雲中出來,射出一道陽光正照耀著山頂的舜帝廟,不由大驚,連忙呼喊大家出門觀看。

大家出去一看,果然天空四處依舊烏雲滾滾,唯有舜帝廟上空太陽高照。陳金鬥見此一驚,連忙撲通跪到泥水之中,高呼道:“主公萬歲,上承舜德,天地獨眷,當為真龍,掃除殘明,登基大寶!”

眾人聞言一驚,不由紛紛大為震動,連忙跟著跪下,紛紛應聲大呼道:“上承舜德,天地獨眷,掃除殘明,登基大寶!”

張順聞言頓時哭笑不得,頗有自己看到《笑傲江湖》裏面日月神教教徒高呼“東方教主,千秋萬載,文成武德,一統江湖”的荒謬感。

不過,這個時候張順哪裏敢笑,反而只能一副神棍模樣,高聲應道:“若天命在我,我為萬世開太平!若天命不在我,我當為王者前驅!誓為我華夏開天辟地,免除千年大劫!”

本來張順只是想忽悠他們而已,然而不知怎麽張開口,說著說著便說道了“千年大劫”身上了。他想到了後世少數族裔臨大國後的愚民弱民之術,想到了後世的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想到了後世百年的屈辱與抗爭。他忍不住冒出一個念頭來:我來了,後世的苦難當有我張順一肩承擔,此世的人民不當再遭受同樣的苦難!

想到此處,張順便疾聲高呼道:“天命在我,我為漢高唐宗!”

眾人一看張順決心已下,也不由紛紛應和道:“天命在我,我為開國元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