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屯糧(第2/2頁)

“不知是何人?”張順來了興趣。

“宋獻策,宋先生!”張慎言笑道,“此人走南闖北,行走江湖,見多識廣,不會輕易為人所騙。雖然他並無實操經驗,只需讓李百戶帶他幾趟,也就熟了。說不得,比李百戶還要精明、合適!”

張順一聽,還真是。這廝雖然平日的神神叨叨,無論做什麽事情,還真沒不靠譜的時候。

“好,此事回頭我與李百戶、宋獻策二人分說,若是無誤,便這般定了。”張順一口應道。

“其二,那‘河神’黃守才也從事過購糧之事,之前雖然由於種種原因,被耽擱了下來。當初他既然肯答應此事,想必也別有門路。再加上,他在漁夫、舟子之中聲望頗高,說不得還能租賃來船只,用於輸糧。”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黃守才自從成立水師以來,除了騷擾阻攔了曹文詔部人馬。至今倒是閑了,沒人除了操練,卻無其他事情可做。

於是,張順便點了點頭道:“張公所言甚是,多管齊下,想必黃守才也能購進些許糧食。”

“其三,這洛陽城常平倉、豐濟倉多空,亦可責令洛陽縣令負責此事,盡量於近期補滿。更有城中大戶,亦可曉諭、鼓勵,多加屯糧。”

所謂的“常平倉”,其實是這個時代設立調整糧價的倉庫。可以在糧價低賤時購入,糧價高昂時出賣,以保持糧價平穩。

而豐濟倉則是豐年存糧,以備災年不足,城中救濟之用。

這兩處倉儲設計雖好,只是由於近年來,天災不斷,貪汙腐化,導致早已倉儲空空如也,和沒有倒也差不多。

原本,張順還想借用這兩處倉儲,以便存糧。既然張慎言提出此事,想必便是要那河南府和洛陽縣這兩處公家出血了。

雖然原來的官員可能有點不願意,但是他們應該更加畏懼張順借口此事查一查這些倉庫的陳年爛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