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義軍的破綻(第2/2頁)

原來他返回郟縣以後,擔心左良玉偷襲,早派斥候待在禹州城外不遠的新峰山上。

只要禹州城中官兵大軍一動,山峰上的斥候就能看的明明白白。隨即用旗幟通知山下斥候,然後快馬加鞭匯報於李信,自然是快速便捷。

等到李信得到消息,便一邊派遣信使匯報於張順,一邊帶領麾下兵馬退往郟縣城西北的箕山營地。

原來李信除了武藝高強之外,還是個舉人,心思靈動,倒是個領兵的好苗子。

文化水平較高的他不但理解起兵法來更勝其他將領一籌,他自己私下裏也沒少翻看相關書籍。

所以,當初他攻打郟縣之初就考慮過如果遇到左良玉突襲,又當如何。

於是,他便把營寨立在郟縣西北的箕山之中。

當大明昌平總兵官左良玉滿懷希望的率領麾下三千精銳趕到郟縣城下的時候,只見城外除了大量血漬屍首以外,甚至連殘留的攻城器械都沒有發現。

劫後余生的郟縣知縣、士紳連忙攜酒牽羊前來迎接。

等到左良玉被迎入城中,問詢了一番。這才知道原來早在幾個時辰前,賊人便突然停止了攻擊。

他們不但將差不多能夠帶走的東西皆帶走了,甚至連賊人的屍首都沒有留下來。

左良玉這才明白,原來城外更多的是守城一方的屍首。

他看著面前一個個喜氣洋洋前來敬酒的士紳,聽著一個個誇耀自己威名赫赫,賊人望風而逃的溢美之詞。

一拳打到空氣上,差點閃到老腰的左良玉心裏沒有一點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