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顆紐倫堡蛋(第2/2頁)

西方出現的“奇物”,很快就通過傳教士傳到了中國,甚至很快沿海地區工匠也開始了仿制,而陳圓圓手中的這塊懷表應該就是本土仿制的產物。

“怎麽就一根針,莫非另外兩根斷了不成?”張順看了半天,發現除了一根時針以外,其他兩針皆看不到。

他不由撓了撓頭,大膽的將懷表從中間撬開一看,只見裏面密密麻麻的錯落有致的布置著不少齒輪,也看不出到底有幾個指針。

要不全卸開看看?

猶豫了一下,張順心想:我堂堂穿越者,還能搞不定這個玩意兒?

說做就做,張順便開始動手拆卸齒輪。

只是剛拆卸兩個,突然“嘩啦”一聲,不知道多少齒輪、配件全掉了下來。

張順頓時一臉懵逼,雖然我拆卸的齒輪的每個位置都記著了,但是其他零件的位置完全沒看明白,怎麽就全掉了?

沒事兒,我穿越者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無所不能。

想到這裏,張順憑借記憶和猜測大膽的往回安裝。

中間又廢了不知多少功夫,張順終於將這塊“小香爐”還原了回來。

只是這配件怎麽還多了幾個?

完了,沒法向陳圓圓交代事兒小,損壞了樣品可就麻煩了。

你倒張順為何要向陳圓圓討要這西洋懷表?

原來他作為後世來客,對鐘表這種計時工具認知遠超這個時代。

如果有了比較精確的計時工具,那麽但在軍事戰術一個領域就能引發翻天覆地的變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張順開發的“步炮協同戰術”,哪怕炮手和步卒多番訓練,仍然會頻繁的出現誤傷之事。

而如果有了精確的鐘表,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張順可以測出步卒和騎兵沖鋒和撤了需要的時間,也可以測出炮手從下達命令開始,倒炮彈落地的時間。

那麽他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制定出模式化條例,什麽時候下令士卒沖鋒,什麽時候下令炮手射擊,完全如臂使指、盡心如意,而無誤擊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