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潞王稱帝

“周王稱帝,還要本督前去救駕?”右督師楊嗣昌一臉驚愕的望著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朱大典。

“是啊,這是‘詔書’。”朱大典伸手遞給楊嗣昌一副文書,一臉便秘的苦笑道。

“‘詔書’?什麽詔書,先帝屍骨未寒,吳牲、陳永福二人怎敢如此大逆不道!”楊嗣昌臉都快氣綠了。

雖然說楊嗣昌這個人氣量偏狹,但是幸好朱由檢也是,王八看綠豆又對上眼了,換做這個時代的說辭,這叫作“知遇之恩”。

故而,當京師陷落、崇禎殉國的消息傳來之時,楊嗣昌真是痛不欲生,幾欲追隨其於九泉之下,好歹被朱大典勸住了。

原來自廣平府、順德府戰敗以後,楊嗣昌、朱大典本來向京師退縮,不意洪承疇又轉攻臨清。

那臨清不僅是四大運河重鎮之一,更是山東的門戶。

臨清一失,不但南北運河斷絕,濟南府更是危在旦夕。

萬般無奈之下,楊嗣昌、朱大典二人又只好分兵兩路。

一路退守冀州,一路前去救援臨清。

什麽都想要的結果,自然是什麽都得不到。

京師沒有能夠救援城,臨清也沒有能夠守得住。

等到京師、臨清俱失,兩人只好合兵一處,退守濟南。

這濟南即是山東首府,又是德王府駐地,十分緊要,故而這兩人片刻也不敢輕離。

只是這兩人哪裏想得到,就這天下紛亂之際,那吳牲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擁立周王稱帝。

“怎麽辦?要不要咱們……”朱大典向德王府方向示意了一下,“要是還不成,咱們還能問詢一下衡王的意見!”

衡王府正在山東青州,距離濟南府也不甚遠。

“不成,不成!”那楊嗣昌怦然心動了一下,連忙掐滅了這個念頭。

他搖了搖頭道:“若是人人爭相稱帝,豈不是遂了‘順賊’心意?”

“那怎麽辦?難道我們就任這吳牲、陳永福兩個小人在我們頭上拉屎撒尿不成?”朱大典眉頭緊皺道。

“當此之際,我們當戮力同心,共抗‘順賊’。”楊嗣昌深明大義道。

“周王雖賢,不當立,當立者當為潞王朱常芳。”

“朱常芳身為明穆宗之後,本系帝支,又頗為賢明,當為天下主!”

楊嗣昌只這幾句話,頓時說的朱大典眼睛一亮。

他們這些人對“禮法”知之甚詳。

按理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今帝系當出自明光宗一脈。

奈何光宗只有天啟、崇禎二子,而崇禎之子如今又下落不明。

那麽要想在其中選擇,必須上溯到明神宗萬歷一系。

然而,從明神宗萬歷一系計較,張順手裏的福王時當仁不讓的國主。

萬般無奈之下,眾人只能退而其次,從福王一系和上溯到明穆宗一系兩者之間進行選擇。

若是選擇福王一系,福王嫡長子朱由崧當仁不讓。

若是從明穆宗一系選擇,如今潞王朱常芳正當其時。

按理說選擇福王一系,法理最合。

奈何,一則福王本人被“順賊”擁立,選擇福王子自然就低人一等。

二則,當年為了支持明光宗,江浙一帶的東林黨人狠狠的得罪了福王,雙方難免有些齟齬。

故而,楊嗣昌思來想去,唯有擁立潞王朱常芳,這才能夠穩壓周王一頭。

“那……那咱們如何計較,如何行動?”朱大典不由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楊嗣昌一聽這話,頓時明白了朱大典亦支持自己的提議。

他不由興奮道:“這樣,你帶領這萬余人馬,暫且駐守山東,本督則率領八百精騎,立即趕往中都。”

“我主內,你主外,咱倆同心戮力,先把這半壁江山守住,然後再圖其他。”

“這……”這朱大典無論身份地位,還是聲望手段,都不如這楊嗣昌,自然不會和他搶奪這“內閣首輔”之位。

只是他身為文臣,自然也不願意外放。

所以,朱大典猶豫了半晌,這才提條件道:“如今正是用兵之際,舍我其誰。但是,一旦天下稍安,我希望我也能夠入閣為相。”

“好,那就以三年為期,如果天下初定,本督定然助你入閣!”楊嗣昌點了點頭,不由主動保證道。

兩人商議一定,楊嗣昌臨行之前,又囑咐道:“古人雲,守江必守淮,而山東又在淮河以北,若山東在,中都鳳陽乃安。”

“登萊又有水師,可以威脅京師。朱兄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毀,萬勿落入‘順賊’之手。”

那朱大典聞言一愣,這才想起來原來自己還有一只水師在手。

原來這登州水師有五營十哨,擁有大小戰船五十余艘,官兵三千余人。

這對僅剩萬余敢戰之兵的楊嗣昌、朱大典二人來說,是一股難以舍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