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潞王稱帝(第2/2頁)

往大了說,可以水陸並用,拱衛“新都”,往小了說,也足以在“新朝”自保。

無論誰當“南明”當皇帝,都不能忽略這一股強大的力量。

想到此處,朱大典不由鄭重的點了點頭道:“督師放心,下官定不會讓這一支水師落入‘順賊’之手!”

兩人計較已定,楊嗣昌這才率領八百精騎,沿著運河一路南下,直撲中都鳳陽府。

然而,當此之際,就在中都鳳陽府,以周延儒為首的“福王派”和以錢謙益為首的“潞王派”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原來這周延儒致仕以後,一直謀求復起。

經過一段時間的選擇、接觸以後,他和後起之秀的復社搭上了線。

前者勢單力薄,而後者由於太過年輕,手裏根本沒有合適的人選,如此一來二去,雙方結成了同盟。

然而,就在周延儒搞的轟轟烈烈之際,同樣以江浙士紳為基本盤的東林黨人,亦謀求復起。

而如今東林黨的魁首,不是別人,正是錢謙益。

而這錢謙益和周延儒二人,雖然同為“君子”,但是雙方卻是死仇。

你道為何?

原來崇禎初年,就在周延儒將要入閣之際,東林黨主推錢謙益,卻是擠掉了周延儒的名額。

這周延儒便聯合溫體仁,揭發錢謙益參與科舉舞弊一案。

結果,錢謙益因此被逐出中樞,永不敘用,而周延儒卻被溫體仁擺一道,也沒有能夠入閣。

雙方雖然有幾分同病相憐,奈何這梁子就這麽結下了。

按理說,這復社和東林黨地域、理念相近,雙方關系亦非同一般。

但是,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問題上,自然是寸步不讓。

這周延儒支持“福王”,自然不是為了讓自己的“陛下”給“順賊”的陛下當兒子,而是故意排擠東林黨人,一邊獨掌朝綱。

而錢謙益一幹人等,大力支持“潞王”,自然也不是他多麽賢明。

而是準備借此消除當年東林黨人大力支持明光宗,留下的隱患。

至於名不正、言不順,那都是小事兒。

然而,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際,楊嗣昌來了。

不但,楊嗣昌自己來了,他還帶著兵來了。

“督師,你以為何人當立?”周延儒、錢謙益一見楊嗣昌趕來,心驚肉跳之際,不由連忙開口問詢道。

“本督以為,潞王朱常芳素有賢明,當為中國主!”楊嗣昌斬釘截鐵道。

“你……你個十足小人!”周延儒聞言差的氣吐血。

他萬萬沒想到,這楊嗣昌立場如此堅定,上來就不給自己留任何余地。

而錢謙益聞言不由大喜,連忙拜道:“卿果然是國家棟梁,一心為公!”

“閑話休提,即刻安排潞王即位!”楊嗣昌懶得理他,直接單刀直入道。

“這……這是為何?”眾人聞言一愣,不由奇怪道,“督師,如何這般急切?”

“吳牲已經在開封擁立周王,吾恐遲者生變矣!”楊嗣昌不由低聲提醒道。

“好,就以督師之言。此時若成,督師當為內閣首輔,某為次輔矣!”京師已失,如今朝廷以南直隸為核心,錢謙益一幹人等自然不怕楊嗣昌只手遮天。

雙方商議已定,連忙請出潞王朱常芳,三叩九拜,定下君臣名份,然後昭告天下,以示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