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第2/5頁)

朱棣更是大喜:“朕的好孫兒,你真有良心,好啦,坐朕的腿上來。”

朱瞻基雙手抱著朱高燧的脖子,吊在他身上,顯得很是依依不舍地道:“不,我要坐在三叔的腿上。”

朱高燧:“……”

朱高燧幹笑道:“父皇,兒臣還是從了侄兒吧。”

“也好。”

朱高燧倒是很想朱棣這個時候趕緊把朱瞻基拎走,畢竟……身上多了一個掛件,實在討厭。

可此時,卻是毫無辦法,不得不硬著頭皮,噓寒問暖。

而朱瞻基對答如流。

當下,宦官和宮娥們上了酒菜,朱棣見這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心下歡喜又欣慰。

張安世幾個很拘束,只有朱瞻基在朱高燧的懷裏,腦袋偏向他時,那亮晶晶的眼睛在對張安世看來時,舅甥二人的眼神對視,張安世顯得很不自在。

這……是一個妖孽啊!

朱棣顯然更關心的是安南的問題,詢問了朱勇幾人如何進兵,又如何決戰,最後如何攻城。

朱勇幾個乖乖說了,不敢添油加醋。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果然戰爭的方法變了,看來……朕從前的那三板斧不靈了。這樣的打法,看似是冒險,可實則……卻可大大發揮出你們這麽多騾馬的優勢,同時……火藥的力量得以盡力的使出來,不錯……不錯。”

他不斷地點頭叫好。

張安世這時道:“陛下,懷遠伯現在還駐紮在安南,負責安南的善後事宜。臣在想……接下來……這安南如何料理?”

朱棣興趣盎然地道:“你說來聽聽。”

“若是以商行稱呼,臣以為不妥,不如在安南置總督?”

“商行總督安南事?”朱棣沉吟道。

張安世很是認真地道:“也可以如此,只是這總督,與其他不同,總督府與安南各州縣,定下一個契約,這契約的條款,臣已擬好了。”

張安世自是有備而來的,說著,他便從袖裏取出了一份章程。

朱棣來不及喝酒了,連忙興致勃勃地取過了章程,低頭去看。

卻見裏頭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的字,朱棣邊看邊道:“你這家夥,考量的倒是很周詳。軍事上……以四衛為骨幹,這四衛為商行雇傭?若是衛中需要增員,則從大明各州縣招募?”

張安世道:“是,招募來的總是可靠一些。”

朱棣又道:“將安南設為三府,各府之中再招募安南的土人,設立幾個衛所,這些衛所,沿用大明衛所制,讓他們負責緝盜,協助四衛……嗯……這樣說來,四衛是骨幹,安南諸衛為輔。可行。”

朱棣又道:“安南諸衛的武官,依舊是安南人,副職和各衛以及千戶所設教導,這教導……從我大明抽調?”

張安世道:“安南人剛烈,倘若武官都從大明這裏調任,他們只怕不服。而以當地的土人為主官,再設教導,這教導由我們自己出人,這讓他們更好接受一些。”

朱棣頷首:“這個也可照準。還有這裏,各府縣用包稅制?總督府不管轄諸縣,所有的父母官,都讓安南人設一個小科舉,來選用官員……這……我大明不派流官,這安南百姓,是否會離心離德。”

張安世道:“此時安南土人,對我大明頗有防範,讓當地土人中的讀書人來治理,最好不過,而總督府,只管在下頭,設一個類似於都察院一樣的機構,核查各府縣土人父母官的不法行為即可。”

“至於征稅之類的事,由我大明按照安南國往年的情勢,制定出一個稅額來,教各府縣自行征收,如數給總督府即可。”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還有各處海港,統統由總督府轄制,商貿可自由往來……並在各處設總督府的市舶司……嗯……這個倒沒有什麽疑義,總督府下頭,照我大明的法子,也設六司,戶、刑、吏、禮、工、兵……這六司……也沒有什麽問題。”

朱棣顯然看得極認真,口裏繼續道著:“總督府所有人員,都以商行雇傭的形式,建立薪金體系,分二十一等……還有……”

朱棣一頁頁翻過去,大抵心裏有數了。

張安世所希望的,是一個能夠大明的商賈可以自由出入,同時在整個安南,設立兩套行政體系以及兩種軍制的系統。

兩者之間,互不統屬,卻又可相互依存,彼此又可相互掣肘。

就如總督府直屬的所有人員,幾乎安南人無法參與。可安南本土的一套體系,商行也不插手。

朱棣道:“若是這些土人,離心離德,怎麽辦?”

張安世微笑著道:“陛下,安南與我大明不同,大明九成九都是漢人,倘若照這樣辦,確實可能會離心離德。”

“可據臣所知,安南的情勢更復雜,就說南北安南之間,占城人和北方的安南人其實就一向對立,再加上還有其他各族各部的人丁,我大明給了安南人足夠的位置,他們即便離心離德,也沒辦法協同一心,若當真有人心懷不軌,也可借用他們的對立,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