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作話中, “職業讀者”表示大賽目前是由她和程雲珂承擔所有支出,但關於審核工作分身乏術,不得不找人幫忙。

所謂“就近原則”,經由斟酌, 她決定便找所在的平台, 也就是“綠江”求助, 麻煩他們同意自己“借用讀者”的“廣告”行為, 在綠江公開招聘廣大綠江讀者組成比賽的“審核團隊”。

考慮到學生黨的學業問題和在整個社會及格線以上的糾錯能力,讀者必須年滿18歲,有高中文憑。又擔心可能會有部分心虛出版社想對這場比賽搞破壞,故意開小號搗亂, 要求應聘的綠江讀者必須賬號注冊超過3個月,且有至少30本平均訂閱率在30%以上的正版書購買記錄。

將相關證明發送到指定郵箱, 外包團隊會在12小時內完成篩選工作,給符合要求的讀者開放小程序後台的審核人權限。

審核流程看起來像是學習的高考模式。每個被“選手”提交上來的錯字都會被程序系統隨機分配給6人, 全部審核通過才加積分, 一旦有人沒通過就發給另外6個人,仍存疑的話,系統便會將之直接發到“職業讀者”的後台, 由她找專業老師進行判斷和解釋,並對所有審核結果和理由進行全網公開。

基於龐大的工作量和可參賽的選手基數, “審核團隊”的人絕不能少,“職業讀者”便幹脆在這方面直接就沒設上限, 薪資待遇更是搞了個“業績提成”的統計方式。

參賽選手“捉蟲”需要自行選書,再在閱讀過程中糾錯, 過程比較麻煩,賽後積分換錢是按照10:1的比例。

讀者們也同樣需要在網上找到正版書籍並翻到具體頁數進行審核, 但少了選書和全文閱讀的過程,工作量相對較少,賽後結算的錢數比例便是15:1。

看起來好像錢並不多,沒什麽吸引力,畢竟無論“審核”還是“捉蟲”都需要時間。

但誰不喜歡在自己能變優秀的“精神富足”同時,還能順帶賺點小錢?

這就好像大家總是很容易對減肥、練字一類的事三分鐘熱度,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沒有足夠的動力。然而,如果朋友或父母和他們打賭,說你一個月看完多少書、練了多少字,我就給你多少錢,或送你個喜歡的禮物、零食大禮包……

還能沒有動力嗎?

就算部分高收入人群依舊對此沒有什麽興致,但就像他女兒因為老師在班裏提了這事而積極參加、還能因為和同齡人的攀比心理非要在積分上爭高低,家長可能會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嗎?

當然是只能陪著孩子一起“捉蟲”。

頭兩天可能還會腹誹老師是不是拿了指標或好處,抱怨個不停,但只要是真心愛孩子,習慣了這種有來有往的良性親子活動,都只會覺得好並繼續以之為習慣……

或許是這樣的形式第一次見,下意識的,薛恒禦有點職業病地按工作思路評判了下“職業讀者”的做法,心裏暗暗點頭,覺得TA完全把握住了大眾心理,情緒上揚的激勵機制能極大程度勾起人們參與欲。

頁面下拉,如他所料,評論區的“綠江”讀者們都沸騰了。

【????好家夥,第一次知道做讀者還能“走後門”找到賺錢的兼職!我一直以為在追文這件事上只能倒貼(感動落淚)】

【就算我1分鐘只能審核一個,1小時下來也是4塊錢,可以換400個綠江幣……也就是說,我用1小時學習,能看至少十更大肥章不說,還可以順帶找回曾經在學校讀書的感覺?這波穩賺不虧啊!我沖了!】

【牛哇牛哇!現在就報名!職業讀者,我宣布,你的職業fine,明天就是mine!哈哈哈哈哈哈,感覺這個職業會很有趣啊,希望平時就有在追文時給心愛大大捉蟲習慣的我能成為這個行業裏的佼佼者(狗頭)】

【哇!好棒好有意義的比賽!我是初中語文老師,其實一直知道市場上有很多垃圾輔導教材,所以很多書都是自己買回來確定質量才指定版本讓家長買。現在這個比賽出來,如果過兩天再搞個“被糾錯”排行榜,豈不是相當於直接毫無水分地排雷出版社?正好,之前還說下個學期又要讓班裏同學交班費了,之前買拖把啥的和參加集體活動花得差不多了,現在好像看到了既可以搞到班費,又能讓孩子們做點有營養的事的靈感!馬上就去布置閱讀類的糾錯作業!一把子支持這麽好的事!】

…………

即使不清楚去報名了的“綠江讀者”具體人數,只看評論區的發言頻率和整體態度,薛恒禦也根本不用想就知道絕對不少。

搞清楚情況,最開始習慣性的工作思維暫消,看了眼已經坐在書桌後認真看書的寶貝女兒,想到方才在評論區看到的那個自詡是“初中語文老師”的讀者評論,他方遲鈍地倒吸一口涼氣,深深感嘆程雲珂和她這個名叫“職業讀者”的朋友是真的敢想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