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設想(第2/2頁)

數日前,大軍浩浩蕩蕩開到了金州,他帶人出城三裏相迎。

李柏壓根就沒敢對諸將說要出兵攻房州的事情,怕這些人當場鼓噪鬧事。

別看他們在反對移鎮的事情上支持自己,但涉及到其他方面,李柏可沒把握還能得到眾人擁護。

老子是老子,兒子是兒子,兩回事。

能勉強說服他們同意開城,就已經不容易了,還是借了夏軍的威名。出兵攻房州?那得把軍中刺頭都殺幹凈了才有可能,但李柏沒這本事。

“李將軍此次幹脆果斷,富貴臨身,何憂愁耶?”李延齡放下手頭的公函,笑道:“獻金州數縣,靈武郡王會記得這份大功的。”

“分內之事罷了。”好幾天了,李柏還是無法將眼前這個身材肥碩、滿臉和氣的中年人,與殺人如麻的武夫聯系起來。最近幾日,此人與王遇狼狽為奸,已經連殺十余金州軍校了。

進城當日,李延齡非常和氣,拉著李柏的手,讓他一一介紹軍府將佐,並隨口誇贊了幾句,諸將稍安。

而他們在城門口寒暄,王遇則帶著定遠軍飛快入城,第一時間控制了各個要點。

尤其是軍營,數千軍士在營中,從那日開始,便切斷了他們與金州諸將之間的聯系。

二十三日,李延齡正式到軍府視事,同時下令整頓兵馬,揀選驍勇,東攻房州,城內一下子就炸鍋了。

當天晚上,城外草料場起火,火光熊熊。

多位金州將校連夜趕至軍府,請求發兵救火,李延齡不許。

二十四日白天,他下令將前一晚建議救火的軍校七人全部斬首,因為他事先就得人密報,這些軍校打算借救火之事集結兵馬,鼓噪作亂。

二十五日,有人約定以夜中打更聲為信號,一起發動,結果一整夜更夫都消失了,無人打更。

第二日,又有五名軍校被斬首。

一口氣斬了十二人,金州軍中為之戰栗。

李延齡趁機整頓部伍,任命申口鎮將元深為左廂兵馬使,尚未正式移鎮的李柏暫任右廂兵馬使,李延齡之子李進任衙內都知兵馬使,三人分統金州兵馬,開始做好進攻房州的準備。

元深,早早投靠,可得獎賞。

李柏,雖說在鎮內地位不是很穩固,但終究還是有幾個班底的,暫時還需要利用他一下。

李進掌控的是從邠寧帶來的五百兵,這是父子二人最可信任的核心武裝力量。

“李將軍有此認知,富貴定可得長久。”李延齡道:“放心。邠帥之委任狀已在朝中操辦,靈武郡王說話算話,少不了你的好處。”

李柏心中稍安,但他沒好意思問這個邠帥到底是怎樣的邠帥?是軍政一把抓呢,還是僅僅掌握政權。

“快六月底了,時間緊急啊。”李延齡突然感嘆了一句,道:“其實,攻房州的命令是折帥下的。靈武郡王有言,我管民,折帥管軍,今後軍中之事,自有折都指揮使全權負責。”

至於為何不調金州軍去小江口,說實話,折宗本看不上。

他寧願用均州降兵,也不想要這些被養廢了的金商兵,靡費糧草,不堪大用!

折宗本在小江口囤積了足夠五千人消耗半年的糧草,經過冬春數月時間的操練,慢慢消化了兩千均州降兵,從四月份開始,便帶著僅能動用的三千兵馬,屢次出小江口,至鄰近襄州各縣劫掠。

襄陽方面曾集結大軍殺至,折宗本率部退回小江口。恰逢趙德諲去世,山南兵退走,折宗本又率軍殺出,搞得襄州諸縣人心惶惶。

現在他有個設想,即自己親率數千人馬在南線襲擾,作勢威脅襄陽,吸引山南東道大軍集結於此,王遇則領定遠軍從武關方向出擊,攻鄧州,看看有沒有機會將其吃下。

當然吃不下也沒關系,退回武關便是。

南線這邊,只要整合了金、均、房三州這二十余萬人口,未來養個一萬多步軍不成問題,屆時就可嘗試與山南軍正面決戰了。

兩路大軍,一出小江口,一出武關,互相配合,自身有山川險固之勢,一旦戰事不利,還可退回舔舐傷口,有戰略方面的主動權。

除非趙匡凝向朱全忠求援,不然早晚被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