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舊部(第2/2頁)

其實可以理解,當地一直處於人口流入狀態,對各種鐵制品的需求量極大,而相關人才又較為匱乏。當地渤海鐵匠一個個富得流油,忙都忙不過來,漢人鐵匠去了,還有語言優勢,自然更加滋潤了。

雲南,也有些人去了,不過褒貶不一。

有人在昆州,說當地氣候宜人,生意好做。

有人則病倒甚至病死了,再無音訊。

這種情況就讓人很迷惑,勸退了不少人。

再加上對傳說中的瘴癘之地恐懼,無形之中,去的人又少了一波——他們寧願遇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敵人,也不願面對未知的風險。

西域,似乎是一個新去處。

不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瘴癘之地,頂多吃沙子罷了,但這是可以忍受的。唯一的顧慮在於安全環境太差,讓人舉棋不定,下不了最後的決心。

“你好好想想吧。”見朱三沉思,周二起身道:“把軍器拿來我看看,若合格,這便交割了。”

……

“亡命山澤,挾藏軍器,苟且偷生,自棄何多!”

“許爾陳首,可免死罪,三日不首,復罪如初!”

江南的草澤山嶺之中,神武軍將士們大聲呼喝著。

在他們對面,則是一個山寨,建在地勢絕險之處,嘯聚了數百名武人。此時聽到山下呼喊,寨內一陣喧嘩鼓噪,且伴隨著激烈的爭吵聲。

騎在馬上的柴再用突然嘆了口氣。

名義上他是新朝將官,對面的是賊人,但誰又比誰高貴多少呢?都是可憐人罷了。

龍虎軍的結局已經傳到淮南,眾說紛紜。

有人不忿,覺得朝廷在卸磨殺驢,不想養他們了。

有人唏噓,覺得這麽一支老部隊,就這樣折騰沒了,怪可惜的。

有人嘆息,覺得最後那七千人能去遼東當府兵,其實很不錯了。前五年還繼續拿軍賞,五年內總該給他們分地、分部曲了,從今往後當個小地主,免賦稅、免徭役,練練武、打打獵,偶爾出征,日子還是很瀟灑的。

柴再用是神武軍使,他不得不考慮手下兒郎們的未來——該軍原有步騎一萬八千人,經歷了遼東的遠戍廝殺之後,又老退了一些人,如今還剩一萬六千余。

一萬六千人中,絕大部分是淮南子弟,先吳王賴以對抗朱全忠、邵樹德的本錢,雖然大部分時候大夥在與錢镠廝殺。

柴再用要對這些人負責,不能看著他們不明不白地沒有下場。

只是,他能怎麽辦?

“柴指揮!”

“柴將軍!”

“鎮使!”

山寨的大門突然打開,湧出來了大群衣甲破舊的軍士。

神武軍將士緊張了起來,紛紛彎弓搭箭,瞄準前方。

柴再用喝止了他們,緩步上前。

“山賊”們神色激動,跪在他腳下,有人在嗚咽哭泣。

“鬧夠了沒?”柴再用輕撫著他們的頭,嘆息道:“鬧夠了就跟我走吧。”

“將軍,去哪裏?”有人問道。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柴再用說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邵賊不會就這麽放過咱們的,現在傻了吧?我呸!”

“什麽活罪?莫不是去昇州修宮城?那還不如拼了!”

“罷了,我不想東躲西藏了。兩年多沒見到孩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

“降就降了吧。吳王已逝,楊渥都不心疼他家的基業,我拼個什麽勁?”

“聽說山下都太平了?沒人記得咱們了?”

“都在過年呢,確實沒人記得咱們了。咱們就是一群孤魂野鬼啊。”

柴再用沉默了一會,道:“朝廷有制,布告諸州。所在有軍士逃亡未歸者,許其自首,量減其罪,有司宜驗明正身,配流伊、西、庭、焉耆諸府州。家人情願陪同者,可發給錢糧,抵州後計口授田。”

這是流放……

眾人心中明了,人群一時間騷動不已。

神武軍士卒看著曾經的袍澤,有些不忍動手。不過吃武夫這碗飯的,該殺還是得殺。

好在騷動沒多久就平息了。

興許兩年的逃亡生涯磨平了他們的意氣,大部分人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慢慢接受了現實。

走錯一步,人生就上了不同的岔路。若天下民情不安,他們還敢鼓噪亂一亂。可方今之天下,四處太平,不可能再給他們機會了。

“想明白了?”柴再用問道:“想明白了就走吧。”

說完,直接轉身上了馬。

數百“山賊”默默跟在後面,在夕陽余暉下,拖出了長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