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2/2頁)

這會兒有人從竹籬墻外探頭看過來,喊徐武良。

鹿台南寨這邊的家小安頓,有蘇荻、徐武良負責。

而蘇荻她爹蘇老常這些年在玉皇嶺佃田耕種,這些年挑耕犁地,與桐柏山裏的寨民沒啥區別,但興許是早年被迫四處逃荒的緣故,卻也有幾分閱歷見識,人又孔武有力,習過拳棒功夫,在外姓寨民裏威望很高。

有蘇荻、徐武良以及蘇老常等人在前面主事,徐懷就負責裝癡賣傻。

他沒事到南寨耆戶長徐仲榆家院子前兜一圈,叫他不敢出來牽制蘇荻她們,也方便脫身前往金砂溝聯絡徐武江他們。

徐懷見來人是徐心庵的父親徐灌山,默不作聲的站在西廂房檐下。

“灌山啊,有什麽事找我?”徐武良從屋裏走出來,招手叫徐灌山進院子裏來說話。

徐灌山走進來,有些猶豫的看了徐懷、柳瓊兒一眼。

柳瓊兒扭身走回屋裏,徐灌山這才跟徐武良說話:“這人是都搬到南寨來了,但各家佃種的田地卻很分散,又不能叫大家不下田,你看這事如何是好?”

諸多武卒,除了徐武江這幾年置辦了十數畝薄田,稍有家資外,其他都窮家破戶的。

家小裏沒有壯勞力的,多織布采桑;有壯勞力的便佃族裏富戶名下的田地耕種;也有人幫富戶或本家打長短工。

總之,僅靠武卒那點的餉銀,家小沒辦法都混個飽腹,不可能清閑下來等人養。

現在蘇荻、徐武良他們將諸家小都搬到南寨來抱團,這事容易做,窮家破戶,沒有什麽講究,能騰出幾間茅屋瓦舍就夠了,但是白天不叫諸人勞作,就難辦了。

最關鍵的是,南寨附近田少且貧瘠,南寨這邊很多家小都要到北面嶺下的青柳寨兩岸佃田耕種,離開都要頗遠。

“我知道,我待會兒去找蘇老常問問他跟荻娘是怎麽想這事的。”

徐武良先將徐灌山敷衍過去,待他走後,才看向一屁股坐泥地裏的徐懷說道,

“這是個問題——徐武富、徐恒父子今天一天都沒有什麽動靜,但肯定憋著壞,就怕他趁著家小出寨勞作,跑過去搗鬼。”

徐懷敲了敲門,將從裏面虛掩著的門推開,見柳瓊兒就站在門內側聽著,說道:“你想出什麽轍沒有?”

雖說被徐懷強拽入這是非裏來,心裏還難免有怨氣,也最清楚徐懷的真面目,但柳瓊兒這些年在悅紅樓迎來送往,久歷風塵,沒事與徐懷“打情罵俏”,也是打心底自視比他年紀居長。

在徐武良面前,柳瓊兒卻還是端莊姿勢,怕被瞧輕了出身:

“庶民勞作以足衣食——對勞作慣的人,要他們留在南寨三五日不出,沒有什麽問題,但七八日一過,怎麽還可能坐得住?之前太倉促,沒有考慮周詳,卻不是沒有辦法補救,徐懷順手牽羊,從鄧珪那裏拿來不少金銀,將諸家小在南寨之外佃種的田地都退去,都換南寨附近的田地佃種,又或者在南寨附近找一樁能安家小心思的生計,甚至直接組織人手去開墾荒地,讓家小都忙碌起來,就可以了!當然,徐氏一族的富戶,基本都唯徐武富馬首是瞻,這事叫家小分散去談,必然會受到推搪,你們當牽頭去促成這事!”

“……”徐武良有些遲疑的看向徐懷,柳瓊兒這主意聽著不錯,但金銀是徐懷從鄧珪那裏順手牽來的,在他看來就是徐懷的,得徐懷拿主意。

“武良叔,那些金銀往後交給柳姑娘打理吧,十七嬸那邊需要什麽用度,都從柳姑娘這裏拿……”徐懷跟徐武良說道。

前日潛入鄧珪宅中看過秘函後,就直接出軍寨去見柳瓊兒、徐武良,順手將那一小袋金銀都交給徐武良幫他收著。

除非他現在就拋下他人遠走高飛,要不然在這個節骨眼裏,錢財就是身外之物。

而他同時也覺得應該給柳瓊兒找點事做。

“嗯,那我這就去找蘇老常說這事!”

徐懷這麽說,徐武良便應下來,回屋從婆娘葛氏手裏將那袋金銀拿來交給柳瓊兒,又拿上挎刀,便去找蘇老常、蘇荻商議這些事。

徐武江這些年積蓄有限,今日幾十貫錢掏出去,蘇荻囊中便空了,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沒有錢糧怎麽得行?即便在徐武良心目裏,這些金銀都是徐懷的,但臨時拆借一番,不算什麽事,只需要將賬目記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