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2/2頁)

“哢嚓嚓,嘩啦……”

聽著外面傳來巨響,眾人走出客堂往德勝門方向眺望過去,卻見四層高的城門樓這時候再也支撐不住,在熊熊大火中垮塌下來。

左右城墻下還有百余兵卒在武將的驅散下,徒勞的拿水桶撲火,這時候躲避不及,被崩飛出來的磚石、燃燒著的梁木砸得鬼哭狼嚎。

看到這聲勢,葛懷聰才真正意識到情況可能比他們想象的糟糕。

“城樓垮了!朱將軍站在城下督促兵馬撲火,沒來得及躲開,被一截橫梁砸中,當場就氣絕而去了!”這會兒有人狂奔過來稟報。

葛懷聰臉色有些發白,這還沒有真正開打呢,朱廣武就死了?

而此時有多少兵卒擠在勝德門下撲火,死傷又是多少?

……

……

大同內外城四門相接連起來的兩條主街最為開闊,將長街兩側樓鋪的遮棚拆除掉,長街足有十五六丈寬,都夠十數匹戰馬並驅突進了,但從西城勝德門沿長街東進,正對著殘軍堅守的內城西門。

除開兩條主街,大同城內因為人煙密集,宅院雜亂,街巷都很狹窄。

葛懷聰昨日曾下令要求南北兩側拆除棚屋,清理出往北城、南城區域進攻的通道來,但天朦朦亮時,等他與朱沆、嶽海樓等人趕到西南城的前陣督戰,才發現這條軍令根本就沒有人理會。

在南北兩翼負責前陣的將官,甚至擔心暴民這時候反殺回來,會妨礙到他們分兵進西城劫掠財物,還拆除一些屋舍,用磚石木料有意將幾條狹窄街巷徹底堵死。

不要說拆除兩側的屋舍,單單將一條寬街的礙障物清除掉,清出一條往南城區域進攻的通道,就已經日上三竿了。

待六百桐柏山卒整編完成,徐懷將修造登城道等事交給鄭屠、韓奇、徐忻他們負責。

他與徐武磧、周景等人趕到西南城來找朱沆、徐武坤會合,他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城中契丹及諸蕃反抗民眾的組織強度。

清順軍騎兵步卒總計有五千兵馬進入大同城裏,但進攻通道太狹窄,兵馬再多都無法發揮出優勢來。

徐懷趕過來時,清順軍僅安排一營兵馬,在五六丈的長街上分作數陣結陣,正進行強攻前的最後準備;後方的街道裏被集結起來的兵卒塞得滿滿當當,但這時鳥用都發揮不出來。

之前清理街障浪費太多時間,契丹人早就在對面嚴陣以待,兩側屋頂還密茬茬的站滿契丹弓手。

徐懷從馬鞍上站起,直接搭手跳到一側的屋脊上,將兩邊的陣列看得更清楚,也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騎兵通常不配備重盾。

而為保證突襲推進速度足夠快,天雄軍及清順軍步卒要麽沒有準備遮護面積大、堅厚的蒙鐵重盾,要麽就換上輕便小盾,更不要說攜帶偏廂車、沖車等攻城器械了。

進城已經是第三天了,葛懷聰這些蠢貨,壓根就沒有想到要就地取材,打造這些攻城器械。

甚至都還不如兩百監軍使院卒在進入西北角樓下駐院之後,羈押十數漢民匠戶,緊急找來一些馬車,改造十數輛偏廂車以備不患。

清順軍這時候拆了不少板門充當大盾,舉起來頂在最前面,想以此抵擋從兩翼屋頂的契丹弓手。

即便蕭林石沒有可能提前發動城裏的契丹人及諸蕃民眾,但也很顯然在天雄軍與清順軍前鋒軍襲奪勝德門之後,蕭林石潛藏在大同城內的人手就馬不停蹄的動作起來了,對如何玩巷戰也有周密的計劃。

狹窄的長街上,清順軍推進很快就被契丹人拿拒馬、鹿角或馬車改造的偏廂車遲滯住推進的腳步,他們所持的小盾以及前排幾張門板,根本無法保障後方的兵卒不受精銳契丹弓手從兩翼屋頂射來的利簇。

曹師雄、曹師利兄弟二人可以說是勇將,但清順軍降附之前,作為契丹漢軍,給養、兵甲等各方面的待遇都遠低於禦帳軍,地位低下,相當於大越廂軍,真能指望有多強的戰鬥力?

第一隊進前接戰不到一盞茶的工夫,被射死射傷二十多人,卻連前方的拒馬、鹿角都沒能搬開,只能惶然退了回來。

清順軍也缺乏足夠多的強弓勁弩與契丹弓手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