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2/2頁)

赤扈騎兵決定不去阻止劉衍、陳淵率殘部與新出現的這支殘兵會合,而是分出一部分人馬,直接繞到北側下馬,據一處高地以刀盾列陣,攔截這些殘兵逃入晉公山裏,等著後續更多兵馬,圍殲這支已有三百余人規模的殘兵。

雖然帥帳明確下令追亡逐敗,盡可能將潰卒驅趕到北面的晉公山就可以了,要盡可能硬啃那些抵抗意志還較為堅決的殘兵,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但劉衍作為劉世中之將、驍勝軍第三將,與驍勝軍第十將陳淵顯然是兩條在必要時值得付出一定傷亡也要捉下或擊斃的大魚,怎麽能輕易讓他們逃入晉公山,有朝一日成為赤扈鐵騎南下的礙障?

……

……

“劉軍侯、陳軍侯,沒想到會在此時此情相見吧?”

兩支殘兵會攏到一起,徐懷叫劉衍、陳淵所率的殘部撤到陣內來休整,抓緊時間吃些幹糧補充體力,他與王舉朝站在陣前眺望敵騎的劉衍、陳淵二人走去,淡然問道。

“……”認出徐懷來,劉衍、陳淵愣怔了半晌都沒有言語,待要說話時,卻發現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應州軍議時,徐懷就斷言赤扈人必懷殺心,借兵攻城純屬於引狼入室、自尋死路,甚至不惜在公議時觸惱他父親及蔡元攸訓斥田志甄。

然而他們雖然恥於借兵這事,但對赤扈人卻無戒心,甚至打心底認為徐懷、朱芝等人作為王稟的走狗,骨子裏是怯弱無能的。

他們甚至在軍議時還恥笑徐懷、朱芝。

他這時候能說什麽?

當然,徐懷此時也不可能圖心裏爽利,去奚落劉衍、陳淵?

真要是單純想奚落西軍諸將,他大可以坐守朔州,哪裏需要冒這麽大的風險,最後只為了圖嘴快卻叫劉衍、陳淵心裏不爽,而不念他們的好?

“現在形勢很危急,赤扈人兵馬太強,後續必然還會有更多的赤扈騎兵集結過來,我沒有辦法將朔州僅有的三四千人馬都拉出來接援諸位,還請劉軍侯、陳軍侯見諒。”

徐懷不需要跟劉衍、陳淵打什麽啞謎,開門見山的說出他下一步的計劃,說道,

“除了這支殘兵外,朔州僅有三百人馬埋伏山谷、溪溝及樹林後,目前追過來的這部分虜兵還沒有覺察。我們接下來要先將在這裏下馬列陣的百余虜兵都吃掉,然後退到溪溝後面的山地進行更長時間的休整。不過,後續進入雲朔的赤扈兵馬會越來越多,曹師雄也隨時有可能投敵,我們要是想已經逃入懷仁、金城一帶的數千潰兵能更多的經朔州逃入西山,我們就不能沒有作為……”

大越立朝以文禦武,軍中諸多高級將領都極缺乏戰略思維,但劉衍、陳淵少年時就從軍隨父親征戰,近年來又各自統領一部兵馬,戰術素養還是足夠的。

赤扈人南下戰略會是怎樣的選擇,他們一時間還揣摩不透,但此時集結的赤扈騎兵已經將伐燕軍主力擊潰,他們要是還考慮不到曹師雄的投敵可能,就只能說愚蠢了。

曹師雄投敵,代州、忻州乃至太原都沒有多少能戰兵馬守禦,整個河東都將危在旦夕。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聚攏更多的潰兵,先撤往朔州觀望形勢。

劉衍、陳淵都不是畏死之人。

單純是圖自己活命,他們逃入山中,哪怕再曲折,殺馬充饑,一路跋山涉水,逃回涇原的機會也絕對不小,但是驍勝軍、宣武軍六萬健銳喪命於雲朔,他們自己逃回去,有什麽臉面見涇原父老,見兩軍將卒的父母家小?

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多救一些人出去,能叫心裏少些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