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聘禮,迎親

元慶帝給曹勛、雲珠做了媒人,具體的婚儀流程全都交給了禮部。

除了皇帝,通常只有王爺郡王、公主郡主的婚儀才由禮部負責,但曹勛是於國有大功的國舅爺,元慶帝願意給大舅子這份殊榮,此外,定國公府該出的納采、納征兩份聘禮,元慶帝也都包攬了,規制等同於親王聘禮!

親王迎親的聘禮有多豐厚?

納采算是小禮,禮單就包含了五十兩黃金、二十兩珍珠、四百兩白銀、上百匹綾羅綢緞等等。

到了納征的大禮,光是一頂珠翠燕居冠上就鑲嵌了四千多顆珍珠,另有金銀珠寶首飾共二十箱匣,與這兩樣相比,四百兩黃金、一千六百兩白銀、五十兩的珍珠都算俗的,更不消說三百多匹的綾羅紗錦。

如果是定國公府自己準備聘禮,怎麽也要耽誤一些時日,但元慶帝幫忙出了,根本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四月十二下的賜婚聖旨,四月二十八禮部便陪著準新郎浩浩蕩蕩地將這些聘禮送到了寧國公府。

從定國公府到寧國公府的路上,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

“天啊,這麽多珍珠,隨便扣下來一小顆都夠我這輩子衣食無憂了。”

“這燕居冠得有三四斤重吧,戴在頭上會不會壓斷脖子?”

“給我,我不怕壓。”

“看見那豬羊身上系的紅綢沒?比怡紅院頭牌穿的裙子還要絲滑!”

“皇上是不是太寵幸大國舅了?”

“你不想想大國舅立了多大的功勞,別說是親戚了,換成你們家鋪子出個能幹的夥計,你不得好好賞一賞?”

“哎,好好的一個大國舅,怎麽就便宜寧國公的女兒了。”

“你能說出這話,就知道你根本不懂,那可是寧國公府,從咱們大夏開國就延續下來的寧國公府,兩百多年了,不知道攢了多大的產業,再加上李家男丁大多數都死在了戰場,到這代只有寧國公一個獨子,寧國公又只有一個女兒,你想想,他能不為女兒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光看家底的話,大國舅能娶到寧國公府的千金,才是真的占了大便宜!”

曹家現在是顯赫,但也才傳了三代,論底蘊,如何跟李家比?

真讓這人說中了,對於這波百姓們羨慕不已的聘禮,除了那頂等閑勛貴都不能佩戴的珠翠燕居冠,其他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雲珠這個富貴窩裏出生的千金還真沒覺得有多稀奇。

她享受的是這份風光,享受的是那些一門心思要看她笑話的人,這回再也笑不出來了!

“瞧姑娘笑的,究竟是太喜歡這頂燕居冠,還是太喜歡咱們的準姑爺呢?”

見姑娘托著下巴觀賞這燕居冠觀賞了好半天,連翹忍不住打趣道。

萬華山釣魚那次,她與石榴都跟著去了,知道大國舅與自家姑娘有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雲珠摸著一顆荔枝大的珍珠,問:“賓客都散了嗎?”

連翹:“聽聲音,差不多了。”

雲珠松了一口氣,最近家裏上上下下都在為她的婚事忙碌,辦完納征宴,終於可以歇歇了。

孟氏並不這麽認為,單獨跟丈夫嘀咕:“這麽快就下聘,到底是皇上的意思還是定國公的意思?他不會打算下個月就把雲珠娶進門吧?”

本來她是做足了女兒出嫁的準備的,可突然弄得這麽趕,她就有種女兒要被人搶走的不舍。

李雍哼道:“禮部那邊倒是說了,端午後就來請期,不管皇上急還是曹勛急,我選個晚點的吉日,他們只能聽我的。”

享受了幾日清閑,端午一過,禮部官員果然登門了,帶來一個鋪著明黃綢緞的托盤,綢緞上放著三張紅紙。

這官員姓高,因為跑了好幾躺,與李雍也算熟人了。

“國公爺,這是皇上命欽天監測出來的三個好日子,您看看哪個更合您與夫人的意?”

孟氏離席,站到丈夫身側,垂眸看去。

紅紙黑字的三個吉日,分別是五月十八、六月初九、六月十七。

孟氏:“……”

最遲的一個,距離今日也只剩三十多天!

李雍直接問了出來:“就沒有別的吉日了?”

高大人:“有,但這三個日子是吉中的大吉,國舅爺與令愛都是天之驕子,當然要選大吉之日辦喜事,您說對不對?”

李雍不吃這套:“是不是曹勛那小子給了你們什麽好處?”

曹勛都要給他當女婿了,李雍對他也不再客氣,什麽李兄賢弟,只當是過去一場夢!

高大人:“那您就誤會國舅爺了,這事他根本不知情,是皇上心疼國舅爺單了太久,盼著國舅爺早日成家,國舅爺有妻子照顧了,皇上也好放下一樁心事。皇上還說了,等您選好日子,我們再去知會國舅爺,他做女婿的,聽您吩咐就是。”

李雍板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