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子登基,稱乾興帝。

勛貴之家的府邸大多都在皇城外圍,因此聽到的喪鐘聲也比別的地方更清晰。

第一聲鐘響就讓曹勛從熟睡中醒來,他立即跨出拔步床,撈起衣架上的官服迅速更衣。

雲珠被鐘聲與他的動靜同時喚醒,反應過來喪鐘的意思,她有種身在夢中的不真實感。

待第七聲鐘接著第六聲之後傳過來,雲珠倏然淚下。

元慶帝嗎?

只比父親大一歲,怎麽突然就沒了?

曹勛早已準備完畢,數的就是鐘響,有第七聲就會有第九聲,足以證明是皇帝駕崩了。

他折回帳內,握著小夫人的肩膀道:“我先進宮,稍後你隨太夫人一同趕過去。”

曹家是外戚,無論宮裏是否召見,今晚都該去皇城外面候著。

雲珠已經從最初的難過情緒中走了出來,元慶帝算是她親近的長輩,卻不是普通的長輩,今晚皇城注定不會平靜,還有的事叫人操心。

“知道了,你快去吧。”雲珠心亂如麻地道。

曹勛最後摸了一下她的頭,大步離去。

曹紹的動作也很快,幾乎與曹勛同時趕到的門外,兄弟倆互視一眼,沒時間說話,分別翻身上馬,踏著夜色朝皇城趕去。

同一時刻,居住在城內各個方向的官員們都在往皇城趕,文官們也都騎上了馬,不敢有任何耽擱。

曹勛兄弟與李雍幾乎同時到的皇城外。

李雍下馬時一腳踩空,他也不起來了,膝行著移到緊閉的皇城門前,伏在地上嚎啕痛哭。

別的臣子也都在哭,可曹勛知道,李雍的哭是不一樣的,他是在為一個相伴三十多年的異姓兄弟而哭。

曹勛帶著曹紹,跪在了以顧老為首的幾位內閣大臣之後。

乾清宮。

曹皇後趴在元慶帝的屍身上,哭得肝腸寸斷,太子、二皇子、宜安公主也都跪在旁邊哭著,太子、宜安公主完全是孩童的哭法,二皇子低著頭默默垂淚,哭狀隱忍。

一個小太監來到跪在外側的萬公公身邊,低聲說了些什麽,萬公公聽了,哽咽著來到龍榻前,對曹皇後道:“娘娘,內閣諸位大臣、兩位國舅爺、諸位公侯、文武百官都來了,正在宮外哭跪,還請娘娘示意,請哪些大臣進宮。”

曹皇後仿佛沒聽見,直到萬公公重復了一次,曹皇後才從悲慟中恢復幾分理智,看向萬公公、小萬公公以及李耀,一邊落淚一邊問:“皇上彌留之際,可有遺詔,或是任何只言片語?”

萬公公搖搖頭:“皇上並無遺詔,遺言……”

一直額頭觸地的小萬公公眼裏閃過暗芒,哭著擡起頭,斷斷續續地道:“回,回娘娘,今晚是奴婢守在皇上身邊,皇上突然發病,只來得及跟奴婢說了‘傳位太子、娘娘輔政’,後面就再也說不出話了,嗚嗚,皇上升仙去了,那邊催得急啊……”

跪在旁邊的李耀撐著禦磚的雙手猛地繃緊,青筋都露出來了。

放屁!

皇上既然在他手心寫了“二”字,分明是要二殿下繼位,怎麽可能會跟小萬公公說那樣的話?

曹皇後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心中甚慰,但她還是沒忘了最後一個親眼目睹皇上逝去的人,於是她繼續淚眼看向李耀:“李耀,皇上可曾交代你什麽?”

李耀低著頭,緊緊咬了一遍後槽牙,才道:“稟娘娘,臣趕進來時,皇上已經無法出聲了。”

這話與萬公公、小萬公公所言相符。

曹皇後再無任何顧慮,視線掠過跪在近前的二皇子,她望著宮外的方向道:“召內閣諸大臣、六部尚書、國舅曹勛、寧國公李雍入內。”

宮人將皇後懿旨一道道傳到宮門,守門侍衛看到旨意,這才打開了重重的宮門。

顧首輔帶領旨上提及的十來人匆匆朝乾清宮跑去。

到了龍榻前,親眼見到臉色已經變灰的元慶帝,眾臣又是一番痛哭。

等小萬公公又一次宣布了元慶帝的遺言,曹皇後拿著帕子擦拭眼淚,對顧首輔道:“皇上走得急,此時我六神無主,接下來當如何行事,還請首輔主持。”

顧首輔悲慟道:“國一日不可無君,先帝駕崩,太子應即刻繼位,而後再徹查先帝死因。”

曹皇後聞言,叫太子站到他身邊。

太子才十二歲,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會是未來的皇帝,雖然去年在南苑的時候被父皇嚇了一跳,後來見父皇並沒有偏愛二皇子什麽,太子漸漸又放松下來,所以,今晚他並沒有想太多繼位的事,滿腦都是慈愛的父皇就這麽沒了。

太子的傷心溢於言表,他抽噎著站在母後身邊,眼睛還望著龍榻上的父皇。

顧首輔帶頭,改口稱太子為皇上,行三跪九叩之禮。

太子這才反應過來,茫然地看著諸位大臣。

曹皇後扶著兒子的肩膀,看著顧首輔等人道:“皇上年少,諸位都是先帝器重的肱股之臣,還望以後繼續全心輔佐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