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周朔有多少私產, 姜佩兮大概清楚,上輩子他也曾想把這些交給她。

但她對他的東西毫不感興趣,她曾說:“我不會打理, 你的東西你自己管。”

姜佩兮強壓下惡心,喘了口氣, 抓住周朔的衣袖,“你能不能、能不能……”

她想讓周朔救鄭茵, 這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

鎮南王起兵最大的靠山就是周氏, 周興月調空了建興的兵力派往京都參與政變。

不過可笑的是, 在鎮南王登基成為征和帝前, 她先橫死了。

周興月死後,周朔代幼主坐鎮建興。

征和帝多次遣使者來建興示好,但周朔始終淡淡的,對涉足朝廷政事毫無興趣。

甚至有使者求到她這裏來,她曾在晚膳時和周朔談起京都的意圖。

周朔那時正專心剝螃蟹,挑出蟹肉放到瓷碗裏, 聽到她的話, 頭也沒擡:“陛下想要周氏做刀,雖是富貴險中求, 但建興已經折騰不起了。”

彼時善兒坐在他旁邊,眼巴巴盯著周朔手裏的螃蟹:“父親, 我想吃這個。”

周朔手裏是剝了一半的螃蟹, 他看向孩子:“這只是母親的, 等會我給你另剝。”

看姜佩兮碗中見底,他將手邊裝著蟹肉的瓷碗放到她面前, 換過她的空碗。

“京都說要給你加封授爵,你也不心動?”

“建興不少我吃穿, 我不需要京都的恩惠。”

盡管周朔明確拒絕多次,但京都仍舊熱情不減。後來征和帝竟派出嫡次子往建興示好,只為拉攏周朔。

如果周朔開口要求保下鄭茵,鎮南王一定會有所顧及,不會放縱士兵任意屠殺。

“答應我……”姜佩兮氣息不穩,一句話沒法說全,只能幾個字幾個字說,但就這樣,她每說一個字嘔吐感便增強一份。

“好,我答應。”周朔的回答毫不猶豫。

姜佩兮擡眼看他,“我還沒說,是什麽。”

“不管什麽,都可以。”他的神情很認真,沒有半點輕浮玩笑,像是誓言。

姜佩兮避開他的目光,他明明是那樣的淡漠,卻總能露出這麽誠摯的眼神。

她不敢與他對視,怕像上輩子一樣被迷了心智,糊裏糊塗背叛了江陵,害得阿姐在擁儲中失敗,害得鄭茵於京都被殺。

“司簿,夫人,大夫來了。”阿商一把掀起簾帳,回頭請大夫進來。

頭發花白,佝僂著背的老婦人提著藥箱慢吞吞走了進來。她向周朔行叩拜之禮:“老身……”

她正要彎腰跪下,便聽上頭的貴人道:“免禮,先看診。”

老婦人便起身走到床邊,撐著膝蓋跪在地上,顫顫巍巍伸出手,“請夫人脈。”

姜佩兮看到老婦人跪了下去,連忙道:“起、起來,不用跪。”

周朔順著姜佩兮的背,望向阿商:“去搬凳子來,請大夫坐。”

見老婦人坐下,姜佩兮才脫力靠回周朔懷裏,由著大夫號脈。

“夫人方才氣血攻心,悲喜過甚,又在孕中,故而吐了藥。”

周朔摟著她,大夫的話落下後,姜佩兮覺得自己被抱得緊了緊,但也只是一瞬,以至於姜佩兮懷疑那是錯覺。

“夫人連日奔波,內裏虧損,先前又從馬上摔下。腹中胎兒雖暫時保住,但夫人若不平心和氣,只怕會見紅。”

這話姜佩兮聽到了重點,“我是不是……很可能會小產?”

老婦人低著頭:“夫人若是好好休養,少悲少怒,也能保住孩子。”

老婦人被阿商送了出去,她還得去熬藥,一時半會回不來。

屋子裏又只剩下他們兩個,姜佩兮靠回軟枕上,周朔端著水杯問她:“喝些水順順呢?”

姜佩兮伸手接過杯子,一口口抿。

“我等會就把和離書寫好,也會往建興寄信。寧安荒僻,等姜郡君傷好些,我讓沛榮送郡君回江陵?或者去新宜,都可以。”

姜佩兮喝著水沒答話,她在想怎麽提讓周朔救鄭茵才自然。她不知道周氏什麽時候和鎮南王勾搭上的,畢竟鎮南王從不是帝位人選。

當下熱門的是宋二和宋六,而且周朔說周姜兩家聯盟,看來周氏目前暗地裏是支持宋六的。

她貿然要求周朔以後保下宋六的支持者鄭茵,必然惹人生疑。

見姜郡君不答話,周朔以為她都不滿意,便接著道:“王郡公也在寧安,想來過幾日便會回宛城,郡君跟王郡公去宛城也好。”

“我去宛城幹什麽?”姜佩兮擡眼看他。

“宛城不是郡君的舅家嗎?郡君去那休養,也自在些。”

姜佩兮不由挑眉,周朔是真不知道她和宛城的關系啊。去宛城還不如去建興,好歹建興還熟點,宛城是完全人生地不熟。

而且去宛城,母親知道怕是能氣得立刻和她斷絕關系。

“去新宜。”姜佩兮做出決定。

“好,我讓沛榮送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