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在研究各地專門針對賑災而頒布的法令後, 姜佩兮熬了幾天擬出大概。

法令草擬成型後,為防止大的疏漏。

周七派人從東菏的街頭上打暈了幾個通曉法令的造律吏,並把他們綁到府署裏幫忙掌看。

對於姜佩兮擬出的法令, 周七提出了幾點憂慮。

率先便是法令的嚴苛,貪十斤者杖五十, 貪一石者斬。

“按每人每日吃一斤算,十斤就是他十天的糧食。養活四個成人月余的糧食, 也不過一石。這樣看, 還嚴苛嗎?”

盡管姜佩兮言之有理, 但周七有他的顧慮, “峻法過甚,只怕他們就不願辦事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我們給出優渥的待遇,不怕無人效忠。至於重罰,也是告誡那些膽大妄為的勇夫。”

“所以只是告誡?”周七問。

“當然不,此令一旦頒布, 無人可淩駕其上。”

“可倘若我們後續發現法令有錯呢?”

“那就再改。但在改法之前的犯事者, 只沿舊律論處。”

“為了立信?”

姜佩兮頷首。

周七翻過對方親筆寫下的規制,她的字很秀氣, 一點不像能寫出如此嚴刑的人。

“為什麽給老者的份額比別人多一半?”

“當下這種情況,老人最容易被放棄。老人的份額多, 年輕人便是僅看在賑糧的份上, 也會盡量讓老人活下去。”

“可倘若有人冒領呢?”

這個問題姜佩兮事先也考慮過, 只是沒有想出合適的解決辦法,“監舉, 我們出人進行監察,但大概率還是難以避免冒領發生。”

她不由嘆息, “也不要緊,冒領就冒領吧,左不過多損些,總比不管老人死活好。一切糧食都我來出,縣公不必擔憂。”

姜佩兮說完話後,等不到回應,擡頭才注意周七一直含笑看著自己。

她被看得心虛,“怎麽了?”

“平日真是看不出來。弟妹竟然如此富庶,僅這幾日你調過來的糧食,是建興調過來的三倍之多。”

聽他這麽說,姜佩兮心中的虛落到了實處。

她雖富裕,但也沒闊成這樣,能如此自信地攬下東菏所有的賑糧。

她敢應下,是因為母親出手了。

這幾日送往東菏的糧食不屬於小姜郡君,而來自姜王夫人。

似乎母親很樂意做這樣散財的事情。姜佩兮想。

可母親只以她的名義,而自己不出面,想來是不願意讓世人知道姜王夫人插手了東菏之事。

姜佩兮也不敢把母親抖落出去,便不尷不尬地笑:“還好吧。”

“還不知道這次我能在建興待多久,說不準哪天又要被貶斥。弟妹,你收留我吧,這樣我就不用伺候那群老東西了。”

周七手撐扶椅,傾身湊近手頭頗為寬綽的貴女,“弟妹,我辦事能力也不差。你收留我,我效忠你。你都收留了那麽多人了,多我一個也不多呀。”

姜佩兮掃他一眼,“朝定公,你是有品級有封號的縣公,不需要我來收留。”

“需要的。收留一下嘛,我又不費錢。”他極為認真地推銷自己,

姜佩兮掛著得體的微笑,“不行。”

“好吧。”他語氣間滿是遺憾。

突如其來的災禍砸得造律吏們頭昏眼花,心驚膽戰。為了能盡早離開這禍地,他們眼睛不停地看了一天法令,又在不合適的地方作注寫下建議。

好不容易趕在日將薄暮時,把這份堪稱橫禍的工趕完,將預備告辭離去,擡眼卻見上首兩位貴人舉止親昵,言笑不防。

他們嚇得猛地低下頭,恨自己長了這雙眼睛。

“看完了嗎?”上首的貴夫人注意著他們的動向。

造律吏戰兢著起身作揖稱“是”,不敢擡眼。

看他們誠惶誠恐的模樣,姜佩兮看向身側的人,“你得安撫他們。”

“知道的。”周七頷首。

“貿然請諸位來此,是我的不是。”

他攏袖起身對造律吏們道,“但出此下策,也是為了保護你們,無人知曉你們來了府署,為我們辦了事。稍後你們再悄悄從側門出去,我會派人安全地把你們送回家。”

說著,周七向他們施禮,“今日此舉,是我冒昧。待東菏之難結束,我自會對諸位論功行賞。”

“有勞諸位。”姜佩兮也向造律吏們頷首致謝。

禮貌地道謝後,周七便領著造律吏往外走去,遣人將他們分批次送出。

靠著三重院的門,他陷入感慨。

周七看向楊宜從外頭回來,主動打招呼:“楊主君,巧遇。”

楊宜覺得對方沒話找話,他擱這兒守著,誰遇不上啊。

“朝定公。”奈何對方是周氏的人,楊宜只能接這個簡陋的話茬。

並且還得給對方遞台階,於是故作關心道,“定公面上有郁結之色,不知我是否有幸替定公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