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周遭是三倆聚在一起說話的貴胄們。

怕曬的當然不止姜佩兮, 來訪的客人們大多都嬌生慣養。倘若本身就沒有騎馬追獵的喜好,又年紀上來,自然是能安頓就安頓些。

越坐越困的姜佩兮捧起茶盞剛沾了口, 出自上郡的姚縣君來和她搭話。

因在姚氏這輩裏排行第九,故長輩與同齡多喚其“九娘”。

姚九娘是姚氏的旁支。

胥武十七年, 她嫁給吳中的陳郡公,成為陳姚夫人。

因陳氏為裴岫舅家, 兩家來往也算密切。姜佩兮少時暫住陽翟, 常能和姚九娘碰見。

但因年歲相差, 兩人算不上熟。

“小姜妹妹, 我們許久不見了。”

姜佩兮勉強打起精神,“九娘姐姐。”

“咱們上次見面,該是六年前?”

姜佩兮頷首,“對,天翮元年,江陵宴請世家時我們見過。”

姚九娘將對方打量一番, 不由贊嘆:“六年已過, 小姜妹妹真是一點沒變。”

“九娘姐姐也是。”

“我如今老了許多。吳中的大小事宜實在繁瑣,太磋磨人了。”

感概自己青春不在後, 姚九娘將目光轉向被嬤嬤抱著的孩子,“這就是小姜妹妹的孩子吧?”

“善兒, 這是姚姨姨。”姜佩兮教孩子喊人。

周善順應叫人。

姚九娘應聲後, 便從身後侍女那接過紅匣盒遞給善兒, “這是姚姨姨送你的見面禮。”

孩子乖巧道謝。

禮盒的出現,讓姜佩兮知曉對方是有備而來。

假若於平日, 同在世家浸潤裏養出的小姜郡君會擺出姿態,從容地與對方說些閑話, 慢慢等人道出她此次籌備的意圖。

可現在不是恰當的時機,姜佩兮已是熬著坐在這裏。

她滿心滿眼都是等周朔回來,然後兩人一起回去。

沒有迂回的耐心,姜佩兮開門見山,“陳夫人特意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嗎?”

剛想誇孩子知禮,以贊美對方子嗣來拉近距離的姚九娘一愣。

“小姜妹妹這是從何說起?”她故作疑惑。

話到這兒,對方還這樣做作的行為,弄得姜佩兮心生不喜,再出口時語氣便冷淡下來,“既沒事,我正好也準備走了,便不與陳夫人敘舊了。”

姚九娘並不覺難堪,只是笑道,“小姜妹妹還是這樣爽直。”

回應她的唯有沉默。

姚九娘嘆了口氣,有些無奈,“我聽說小姜妹妹兩年前去過寧安,在那兒和王大郡君與王夫人見過面。”

姜佩兮擡眼看向對方,神色涼涼,“是。”

“不知小姜妹妹還記不記得,當初跟在王夫人身邊的那個男孩兒。”

兩年前的時間不算遠。

但姜佩兮素來記性不好,很多隔遠了的事她記不全,更有不少會記錯。

不過那個跟在阿娜莎身邊的男孩,姜佩兮忘不了他。比前世少活了八年的劉承,就是因救他而命喪寧安。

對上姚九娘的目光,不知其用意的姜佩兮沉默好半晌,才頷首表示記得。

終於等到對方回應的姚九娘松了口氣。

她把話繼續往下說去,“這男孩的家裏,很想感謝小姜妹妹。只是他們不知該如何拜訪你,才不至於太過冒昧。便轉著關系托我來牽線,好向你說聲謝。”

這番話說下來,姜佩兮推測出男孩家中應是富貴非常。

但她對見外人沒什麽興趣,便出口婉拒道,“那孩子不是我救的,他家裏也不用特意來謝我。真正救他的人已經死了,倘若他們真想感謝,就為那個侍衛上柱香吧。”

“那個侍衛是因小姜妹妹你的命令才去救人,他不過是奉命行事。”

沒達到預期,姚九娘自不會放棄,“那孩子家裏還是想拜見你,尤其是他父親,想親自向你道聲謝。”

姚九娘的話姜佩兮聽得不舒服。當初劉承因她一時口快而殞命,這是她心裏的結。

兩世裏,姜佩兮各有虧欠。

而劉承是她連續虧欠的人。前世他因為刺殺鎮南王嫡次子的命令而死,今生他又因救人的命令而死。

這種微妙的,恍若重蹈覆轍般的結局。讓姜佩兮在不經意間恍惚懷疑起,命運是否在捉弄?

即使重活一世,留不住的人依舊留不住,丟掉的東西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不可抗拒地遺失。

這次回溯,她究竟能改變多少?

在這無法抗拒到顯得浩茫般的宿命之下,個人的清醒轉變究竟有無意義?

她能否避開前世所犯的那些不可饒恕之錯,又同時庇護許多在權力傾軋下掙紮喘息的無辜生命?

做到前者,她只需冷漠旁觀。這不難。

但若想做後者,則需要能力。她是否有這個能力?姜佩兮問自己。

“小姜妹妹?”

久未等到對方回應的姚九娘再度開口,這次她列出誘惑的條件,“這男孩家也算大富大貴,他們拜見小姜妹妹,絕不會辱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