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會議結束後, 狄思科和郭萬全被單獨留堂了。

“我記得你們廠的那套設備是去年才買的,怎麽這麽快就要賣掉?”張局長問。

當初日化廠進口設備需要外匯,市裏還幫了不少忙, 所以他對那套設備的印象很深。

聽說日化廠要將設備低價賣了, 就覺得事情不尋常。

而且很難不讓人往賤賣國有資產上聯想。

狄思科和郭萬全相互交換個眼色, 誰也沒在第一時間回答。

這不是讓他們把家醜外揚嘛。

機器進口回來,卻找不到合適的瓶子, 這理由說出來有點丟人。

不過, 領導一直等著呢,狄思科只好硬著頭皮將情況講明了。

郭萬全緊接著就得寸進尺地提要求:“市裏要是能給我們撥一筆款子買制瓶設備,或是能幫我們跟銀行貸款,那我們就不賣了。”

張局長:“……”

市裏在想辦法幫幾個重工業工廠轉產,資金要用在刀刃上。

日化廠今年的情況已經有所好轉, 給他們撥款是絕不可能的。

狄思科試探著問:“局長,咱們市裏也有幾家化妝品廠,有可能接收我們的設備嗎?”

“本市的化妝品廠你們就先不要想了,這兩年國產化妝品被進口和合資產品沖擊得不景氣。”張局長皺著眉說, “去年我就提醒過你們, 不要盲目上馬新項目,購買新機器。幾十萬投進去, 連點水花都看不見……”

領導說得有道理,狄思科二人只能默默挨訓。

女同志的錢確實好賺,但當下並不適合上馬化妝品項目。

化工行業的新項目從投產到達產的過程中,需要半年左右的試生產。

而新產品上市還需要在藥品監管部門備案,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 時間也在四個月以上。

他們目前沒有條件將大把時間和資金投入進去。

兩人被領導念叨了一頓,就灰溜溜地離開了工業局。

本以為賣設備無望了, 可是,一個月以後,當他們準備對兒童牙膏進行試生產時,卻突然接到通知,市裏要召開“工業閑置設備調劑會”。

引進後無正當理由閑置,或三年內達產率低於25%的設備,都應該進行調劑。

本市有兩千套閑置設備可供調劑,也可以與天津和廣東的企業相互調劑。

狄思科和郭萬全連續往調劑會上跑了三天,沒能在北京尋找到能調劑的設備,倒是由工業局同志牽線,聯系上了廣東的一家日化公司。

他們目前正在使用的化妝品生產線,就是北方日化廠打算賣掉的這種。

對方最近在調整產品結構,決定將在南方競爭格外激烈的牙膏業務砍掉,深耕化妝品行業。

所以,有一套從德國進口的“牙膏塑鋁復合管生產線”被閑置了下來。

兩個企業可以將設備進行交換,但是需要北方日化廠負擔雙方的運輸費用。

郭萬全神色激動道:“塑鋁復合管是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咱們國產牙膏大多還在生產鋁皮牙膏,但國外的牙膏已經開始使用塑鋁復合管包裝了!要是真的能換來這套設備,咱們可以馬上用來生產兒童牙膏!”

這種軟管色彩鮮艷,擠牙膏方便,比鋁管抗皺,不容易破裂。

如果給兒童牙膏用上軟管包裝的話,能很好地預防小朋友被鋁制硬皮劃傷手指。

購買國際先進技術是遲早的事,要是能通過調劑,在國內換回一條這樣的生產線,可以為廠裏省下一大筆外匯。

見狄思科沉默著不吱聲,郭萬全以為他在計較那筆運輸費,忍不住勸道:“他們這種生產線不愁賣,即使不跟咱們換,也可以賣給當地的其他牙膏廠。但咱們這套設備卻很難找到買家,畢竟還得購買制瓶設備。讓咱們負責運費也還算合理。”

狄思科考慮的不是運費問題,他問:“生產塑鋁復合管片材的廠家多嗎?”

畢竟是新技術,萬一機器換回來以後,發現沒有原材料供應商,那他們就又成大笑話了。

郭萬全對這方面的消息信手拈來:“一些藥膏和化妝品已經開始使用軟管了,咱們市內就有兩家片材廠。這種片材比鋁制管便宜,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咱們節約成本。”

兩人當天就去市內的兩家片材廠實地考察了,又詢問了北京周邊其他工廠能否供貨。

經廠裏決議後,郭萬全很快就帶著技術員前往廣東,查看那條生產線的實際情況。

*

閑置的生產設備有了著落,可是新產品的廣告費還沒有眉目呢。

“你不是為了籌集資金才要賣設備麽?”於童頗感神奇地說,“結果你折騰了將近兩個月,竟然一分錢也沒弄回來?”

“……”狄思科摸摸鼻子,“話也不能這麽說,這不是改進產品包裝了嘛,我們現在可是與國際接軌了!再說,資金不是問題,等我們把那批木材賣了。錢肯定嘩嘩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