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98年的夏天, 是一個很糟糕的夏天。

電視、廣播、報紙,到處都是抗洪搶險和民眾轉移的新聞。

彬彬上了抗洪搶險第一線的消息,終究沒能瞞住, 還是被郭美鳳知道了。

家裏沒人告訴她, 但新聞鏡頭掃過長江抗洪畫面時, 她感覺其中一個側臉有點像她大孫子。

這段時間她本就心有疑慮,再加上剛剛看到的畫面, 就去詢問了老五和童童。但這倆人的嘴都跟蚌殼似的, 一個比一個嚴實,都說彬彬在學校訓練呢。

她左思右想,給林桐打電話旁敲側擊地詐了一下。

林桐擔心兒子又無處訴說,她以為婆婆也了解了彬彬的情況,可算是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對象, 在電話裏說著說著就哭了。

聽說孫子果然去參加抗洪了,郭美鳳只感覺太陽穴一鼓一鼓的,“哭有什麽用?你在單位嗎?”

“沒有,在家呢。”林桐抽噎。

“那你過來一趟, 咱倆好好說說。”

林桐半點沒遲疑, 出門就打的去了北海公園。

“媽,我想去他那邊看看。”

“你又不知道他在哪裏抗洪, 去了也沒用!再說,即使知道了又能怎麽樣,他上了前線就不是孩子了,那是去完成任務的!”郭美鳳握著她的手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彬彬好好的,人家部隊領導才不會給咱們打電話呢。”

說到這裏, 郭美鳳也控制不住地哽咽道:“你看那親屬被喊去前線的,都是……”

都是烈士家屬。

“早知道我就不讓他出去旅遊了,”林桐後悔道,“當時就應該強硬點,讓他直接回北京來。”

“他又不是真的去旅遊的,肯定早就接到任務了,怕你擔心才說是去旅遊。”郭美鳳擦了下眼角說,“當初既然讓他讀了軍校,就該做好孩子會上戰場的準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否則國家憑什麽讓他免費讀書!”

婆媳倆坐在一起,相顧無言。

緩了好一會兒,郭美鳳像是在勸兒媳婦,也像在勸自己,“咱家彬彬剛會走路就會遊泳了,上學的時候又練了那麽多年,還得過冠軍呢,部隊領導肯定是知道他有能耐,才讓他火線入黨的!”

“火線入黨是一種榮譽!組織信任他才會讓他火線入黨!”郭美鳳語氣異常堅定地說,“你放心吧,以咱彬彬的水性,肯定屁事兒沒有!他那麽高的個子,站在水裏也能露出腦袋,一定沒事!”

郭美鳳退休以後也要求進步,已經寫了志願書申請入黨了。

所以,她是了解火線入黨的。

一般情況下,申請入黨需要一個考察過程,從遞交入黨志願書到正式成為一名黨員,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但是,遇到重大突發狀況,比如戰爭、自然災害,黨組織就會簡化程序,讓參與危難工作的傑出個人火線入黨。

彬彬在長江大堤上火線入黨了,需要他在危急關頭沖鋒陷陣、體現黨員的擔當。

郭美鳳心裏很清楚,彬彬去參加的突擊隊,一定承擔了非常危險的工作。

但兒媳婦已經被嚇得不輕,她不能再火上澆油,只能表現出對彬彬的信任,緩和對方的緊張情緒。

林桐說:“媽,我看新聞裏有好多女同志在那邊幫忙做飯送飯,反正我也沒什麽正經工作,要不我也去那邊幫著做飯吧?”

“在前線自發幫忙的都是當地老百姓,你去了那裏人生地不熟,萬一走丟了,更讓人擔心。”郭美鳳拉著她說,“那大堤上那麽多當兵的,又不是只有咱家孩子上了前線,大家要是都跑過去,不就亂套了嗎!你聽我的,彬彬肯定沒事,咱們在北京等著好消息就行了!”

原本老狄家只有郭美鳳一人愛搞封建迷信,這回變成了兩個。

郭美鳳去雍和宮燒香的時候,把林桐也捎帶上了。

林桐以前並不信這些,但她現在病急亂投醫,在雍和宮外面買了最粗最大的供香,希望佛祖能保佑她兒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並不是喊口號,首都各界早就組織過捐款捐物。

郭美鳳在街道辦組織的捐款中,捐了五千塊錢。

於童公司也響應市裏的號召,捐了500萬。

但她們那會兒並不知道自家彬彬也在前線呢。

這段時間老狄家的電視機整天開著,郭美鳳除了燒香拜佛幹不了別的,就想著再往災區捐點款。

把她存的15萬養老錢拿出來,想捐給彬彬所在的災區,卻不知道應該通過什麽途徑捐款。

於童聽說了她的打算,就建議道:“媽,要不您跟我們公司一起吧。我打算采購一批藥品、方便食品和飲用水,運到災區去,現在這個當口,送物比送錢更實在。”

她跟二狗子結婚的時候,彬彬還是小學生,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

自家孩子在前線呢,他們有能力,當然要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