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卷末-陳大光篇(第3/3頁)

話很長,但是表達的內容很清楚,那就是這些遇到困難的小企業他救定了。

“可是……”

李銘還是覺得這樣做有點太極端。

用雙烏集團的錢補貼那些小企業可以,但是以這種不計代價的方式,實在是有些不智。

本來出口國外的產品是有退稅的,再加上雙烏集團的補貼,一批小企業已經挺了半年左右,可是天知道貿易沖突會持續到什麽時候,雙烏集團再有錢,也架不住這種程度的失血啊,萬一救活它們,雙烏集團倒了,那不也是市場的重大損失嗎?更甚至,那些小企業沒挺過去,雙烏集團也被拖垮,那不是更悲催?

李金澤搖搖頭,制止李銘繼續講下去。

因為他比表弟更懂林躍的意思,那就是這些年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了,是時候收手了,那些小企業,林躍是一定要救的,哪怕搭上雙烏集團也在所不惜。

從以前成立誠信基金,給受假貨泛濫沖擊瀕臨倒閉的商鋪批無息貸款,到拿集團的錢補貼義烏的出口企業,平心而論,比較資助大學生,建希望小學,給災區捐款一類慈善,口碑基本等於無,因為普通人根本不會同情那些小商戶和小企業主,甚至會被人非議,說林老板就是想出風頭,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了。

這家夥就愛幹吃力不討好的事!

林躍說道:“既然大家都沒異議,那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吧,記住,一定要盯緊協議落實情況,誰敢瞞天過海,搞第三方轉銷的把戲,你們知道該怎麽做。”

他把椅子往後一推,起身朝外面走去。

眾人等他走後又議論了幾句,只能接受了這個現實。

李金澤、何瘸子、肖航、常喜雲,他們手裏的股份一多半都是幫林躍代持的,就算不考慮以前的交情,他執意這麽做,大家也改變不了大局。

最後幾人的共識是,哪怕董事會最年輕的成員李銘,經過這麽多年工作,也早已實現財務自由,大家該勸的也勸了,剩下的事……就聽天由命吧。

……

兩個月後。

入冬,關稅上的對抗還在持續。

先是網上爆出雙烏集團資金鏈吃緊,一些不重要的崗位開始裁員,然後是去往合作企業的催款員千方百計地討要貨款,義烏人,尤其是經商的義烏人,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息。

沒錯,雙烏集團出了大問題。不客氣地講,林躍以一己之力把貿易對抗帶給義烏中小企業的風險都轉嫁到了自家企業頭上,再直白點說,在小商品這個領域,他跟美帝的關稅大棒杠上了。

認為他夠MAN的有。

認為他螳臂當車的有。

認為這是一出好戲,看點滿滿的有。

當然也不乏幸災樂禍的家夥,畢竟雙烏集團屹立浙南三十年,聽它的名字都聽膩了,有句話叫一鯨落萬物生,它倒了,其他人才有機會。

抱有這個想法的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就是陳大光了。

“巧姑,你快看,快過來看啊。”

陳大光一臉興奮地揮舞著手裏的蘋果XS MAX,手機APP正在播放一位小哥制作的視頻——關於雙烏集團這些年的發展情況,建廠,擴容,增產,營銷,收購,改制……一直到林躍力排眾議,瘋狂地給那些因為關稅加碼和訂單銳減的小企業以補貼的歷程。

“林躍要完了,哈哈,雙烏集團要完了,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巧姑走過去,奪過手機看了幾眼,雖然對社會上的傳言有所耳聞,但是看到一部分幸災樂禍的家夥說的話,還是很生氣。

“你知道陳東管這些人叫什麽嗎?鍵盤俠,幾年前大家上網還會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現在的一些人,太沒素質。”

這話講的陳大光一臉難堪,因為他就是沒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