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潛在的影響力(第2/2頁)

“楚材兄前兩日才給兵部來了信,估計形勢比較嚴峻,張大人和柴大人都有些著急,正在和戶部那邊交涉,希望戶部要預留出西南戰事的軍費出來,聽說鄭大人要致仕了,所以這事兒一直搪著,……”

傅宗龍見馮紫英到來,也是喜出望外,趕緊把馮紫英拉到一邊兒,“若是有機會西南那邊開打,我估摸著非熊可能很有機會要過去,紫英,你幫我給柴大人推薦一番,我這觀政在部裏邊也沒太大意思,不如學當年大章那樣,出去走一遭。”

“你就這麽盼著西南叛亂?就不怕把你們家鄉給打爛了?”馮紫英沒好氣地打趣。

“不破不立,雲南貴州改土歸流勢在必行,既然這場事兒免不了,還不如就此一勞永逸。”傅宗龍滿臉兇狠地一揮手,“看誰日後再敢跳出來,這一回殺雞嚇猴不行,那就殺猴嚇雞!”

馮紫英笑著搖頭:“你想的倒是好,但是你覺得現在是解決這場叛亂的好時機麽?”

傅宗龍明白馮紫英的意思,哂笑道:“蒙古人這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宣府軍和大同軍精銳都過來了,他們還能打穿昌平——順義——平谷這一線不成?再拖下去,他們便是想走就走不了了。”

見傅宗龍信心十足,馮紫英倒是很意外,這家夥在兵部看來並沒有被外部局面所嚇倒,還躍躍欲試,這是一個好現象。

“嗯,這話說得提氣,蒙古人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別看他們這會子跳得起,頂多十天半個月,他們就得琢磨如何撤兵了。”馮紫英也很有氣勢的一揮手,“倒是西南那邊一旦打起來,我估計才真是麻煩,我覺得怕是沒有兩三年解決不了。”

傅宗龍吃了一驚,下意識的拉住馮紫英的手:“你這麽不看好?我覺得頂多也就是一年吧,這都還是比較悲觀的估計了。”

“哼,你去問問王應熊,再去看看西南那邊的準備,都是現在才開始手忙腳亂地準備應對,楚材兄去了才多久?楊大人出任鄖陽巡撫估計還得要先忙乎把荊襄流民穩住,能有多少精力去顧及西南?你們西南雲貴那邊的地勢氣候你難道不知道?現在就一支登萊軍在那邊兒,其他周邊的衛軍有幾個能上得了戰場的?”馮紫英反問。

一連串的反問把傅宗龍問得啞口無言。

這麽一看這西南就更值得一去了,一去兩三年,觀政期也就差不多完了,正式建功立業好時機,沒準兒就能留在兵部,最不濟也能博一個好印象回來,對觀政之後的去向有莫大好處,看看鄭崇儉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人正說間,卻聽得楊嗣昌的聲音:“紫英,你來了,趕緊,張大人和柴大人都等著你了。”

傅宗龍一見此情形,趕緊道:“好了,紫英,你趕緊去吧,現在你可是大紅人,走到哪裏都有人盯著,你在永平府分明就是一介同知,怎麽感覺你就像咱們兵部右侍郎了一般?”

馮紫英半開著玩笑:“那仲倫你可得好好討好我,沒準兒哪天我回來就是你的頂頭上司了,小鞋給你穿得一溜一溜的,……,好了,走了,下來找個時間聚一聚,把非熊和大章叫上,嗯,還有瑤草,你們幾個都是西南那邊的,對那邊情況熟悉,若是西南這一戰持久的話,還真是一個鍛煉人的好機會。”

王應熊,傅宗龍,加上馬士英,這三人都是來自西南的,永隆五年到永隆八年這兩科裏,青檀書院裏邊就冒出來三個西南士人,已經能夠隱隱成為西南士人年輕一輩中的領袖人物,號稱西南三虎。

這三人中王應熊和傅宗龍與馮紫英都交好,而馬士英原來雖然和馮紫英不熟悉,但是卻因為被馮紫英拉入《內參》編輯部作為總編輯,隨著《內參》影響力日大,也使得馬士英對馮紫英極為感激,與馮紫英也迅速親近起來了。

甚至在馮紫英到永平之後,馬士英也和馮紫英保持著書信往來,這是其他許多同學都不及的。